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关羽北伐,因吕蒙偷袭荆州,腹背受敌,被东吴杀害。张飞急于为兄长报仇,又被叛将范疆张达杀害,二人携带张飞首领,连夜投奔东吴。可怜桃园三结义,关张两兄弟都之死都与东吴有牵连,刘备悲痛欲尽,誓与东吴不共戴天。彰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率领举国之兵讨伐东吴,水陆并进,声势浩大。孙权因惧怕刘备滔天之势,派遣诸葛瑾前往向刘备讲和。
诸葛瑾说明来意,声称东吴愿意送还夫人,缚还降将,并将荆州仍然回还,愿意与蜀汉永结盟好,共同对付曹魏。然而刘备勃然大怒,声称东吴杀害我兄弟,今又为何前来甜言蜜语?诸葛瑾向刘备称述:兴兵伐吴,反而不往讨伐魏国,这是避重就轻,究竟是曹魏窃取了大汉山河。刘备大怒,只是不肯服从,声称若不看诸葛亮之面,定将诸葛瑾斩首。刘备伐吴,为何如此果断,孙权愿意割地还人都不行?以下依据演义内收留做扼要分析(仅供参考)。
首先刘备伐吴为兄弟报仇,即关乎到仇恨,也关乎到颜面名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相随,出生入死,无论刘备团体有多么困难,关张都没有离开,这是何等的忠义。况且关张跟随刘备几十年,战功卓著,想想虎牢关、当阳桥,再想想葭萌关、荆州,还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关羽送还刘备的夫人。这份情义可谓天高地厚,甚至没有关张,刘备团体很难有这样的成绩,刘备又如何不心疼关张?后来关张又都由于东吴而死,这份仇恨,不是刘备本人都无法理解,讨伐东吴刚开始,又岂能由于东吴的求和而善罢甘休。
再者说,关张是刘备的兄弟,刘备在三国更是名声在外,又以仁义忠信为本。字迹的兄弟关张被东吴所谋害,这不仅仅牵扯到仇恨,更有蜀国的颜面,刘备的颜面,刘备口口声声说桃园结义之情,不为兄弟报仇又何以信誉立身,又如何面对各路诸侯,蜀国也会被人轻视。因此刘备为兄弟报仇,更关乎蜀国的颜面,不会轻易放弃。演义中曾这样记载:
先主怒曰:“汝东吴害了朕弟,本日敢以巧言来说乎?”
其次刘备除了仇恨,更有其战略目的。刘备讨伐东吴,即使由于仇恨,也也有着其战略布局,那就是踏平东吴。演义中曾这样记载:
今且放汝回往,说与孙权,洗颈就戮!诸葛瑾见先主不听,只得自回江南。
显而易见,刘备伐吴,除了报仇雪恨。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斩杀孙权吞并东吴。一者是由于仇恨,一者是由于吕蒙偷袭荆州。荆州本是刘备团体的大本营,孙权背信弃义,率军偷袭,这是没有道理的。刘备丢失了根本,让天下贻笑大方,致使在益州的荆州军无家可回,这是何等的悲痛,可以说东吴不但让刘备损失了兄弟,更损失了城池。孙权固然也曾说要回还荆州,但众所周知,哪有侵占了别人的土地又换回往的道理,侵占就是侵占,覆水难收。
因此刘备为了蜀汉团体,为了稳定军心,想要回往的不仅仅是荆州,而是整个东吴,这样放解他心头之恨。刘备有吞并东吴的想法,一者是由于被仇恨冲昏,二者是当时刘备团体确实势力大增。再者说吞并了东吴,就离恢复汉室更进一步了,但这究竟是刘备自己的想法,他怎么也不会预料到,自己回会被火烧连营七百里,败在陆逊的手下。
再次刘备为兄弟报仇,讨伐东吴,也是可以增加蜀军的凝聚力,收服人心。关张作为刘备的结义兄弟,一路斩将过关,追随刘备,可以说比亲兄弟还要亲。二人却死于东吴人之手,蜀汉的官兵自然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们也很愤怒,而最为愤怒的莫过于张苞关兴了。刘备假如不伐吴,估计关羽张飞的后人都不会答应,同关羽张飞走的亲近的人也不会答应。这样蜀汉就会人心涣散,军心不团结。况且刘备兄弟被杀,刘备都不敢往报仇,也会被天下英雄们耻笑。
假如刘备不伐吴,蜀汉的官兵也不会再为刘备死心效力,他们会害怕成为之后的关张,刘备死后刘备默默忍受,又有谁会为他们复仇。因此刘备伐吴势在必行,这是稳定军心和军队团结的需要。
你是如何看待刘备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微盟圈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m7.com/a/ask/12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