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报非比成长营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期望。原因是感觉自己的孩子在学习能力上没有什么问题,是老师家长眼里的乖学生、好学生,能获得老师经常性的表扬。在家里听话懂事,...
报非比成长营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期望。原因是感觉自己的孩子在学习能力上没有什么问题,是老师家长眼里的乖学生、好学生,能获得老师经常性的表扬。在家里听话懂事,能主动帮助妈妈干家务,这学期差一点就被评上三好生呢。平时我经常把孩子的一些言行说给同事们听,同事们都羡慕我的好福气。把他送到非比成长营的初衷就是觉得他比较害羞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在学校胆子小,不够积极主动。
第一天去接他,儿子因为挣“钱”少挺伤心的,走的时候他眼里含着泪,跟着我走回家没怎么说话,到了家门口的时候说了一句:我才不愿到那里上课呢!我当时也不知怎么跟他说。进门以后,他情绪平静了很多,写完了作业,开始说起课上的一些事,说干什么什么能挣多少钱,还是很兴奋的样子。还说,明天带饭少点,今天带的太多了,饭吃光能得分多。他还花了一毛钱买了海洋球,回家玩了半天。我看这情形还算不赖,他心里其实还挺喜欢那里的。
第二天非比说孩子有点太乖,只愿当绿叶,不愿当红花。确实说的比较到位。晚上我接他的时候,他正投入地玩着游戏,看见我也没啥感觉。我心想今天应该玩得挺高兴的。果然,今天挣得比昨天多,非比也说进步很大。他路上说,人活着要有意义,否则活着没意思。回家一直也很兴奋,说再过一两天就能买什么什么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说了句:我要和别人积极交流,朋友多了路好走。我心想这变化够快的,把“朋友多了路好走”那首歌给他哼了哼。
第三天接他的时候,正赶上国王嚎啕,他在旁边陪着,非比引导他们互相学习。之后,非比给我谈了他不爱说话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我觉得比较有道理。我和老公都不是特别善于交际的人,家里不是朋友常来常往那种。回家后也会带一部分工作回家,家里的环境大多数情况下都比较安静。非比说他做事很认真,很坚韧,一个项目坚持做了3个小时。对人很接纳、大度。我们在平时教育中确实强调了认真、坚持、多帮助别人,看来他这三点做得还不错。儿子当天回到家照例很高兴地数钱算钱,惦记着明天挣更多的钱。
第四天接他的时候,正赶上他在非比怀里抽噎,看到我也没有跑过来,感到他很安全和放松。非比说刚才他一脚踢飞了教具来表达愤怒而被批评了……哭得很伤心,他只要听到扣分、批评或任何有他不够好的意思的言语就会掉眼泪,我听到非比不断地重复:每个人都会受到批评,…只是我们要如何表达自己的愤怒、生气…并征得他的同意约定……回家后,他的情绪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还是惦记挣钱的事。晚上睡觉的时候说:我得干点坏事。我说:我就可以批评你了。他说,我也锻炼锻炼。
第五天,非比布置了作业,写写孩子在家庭、学校里是如何得到关注的?家长做了什么?晚上家长讨论时我看了他做了三个小时的贴画,用于丹图片代表我,他说我和她像。爸爸的画像神态和平时的也比较接近。
在亲子互动的心理剧中,我想象并为孩子表演了……情形:回想那段日子,我满怀喜悦,脑海里呈现的也是很美好的时刻……念了祈祷文,说实话,感触不是很深,觉得自己对孩子平时还算尽心,很少对他批评,以表扬为主,应该没有对孩子造成过大的伤害。在孩子有什么话对妈妈说的时候,他说:你以后对我严点,不然没意思。但是非比提醒我还是有什么不对头的事(其实是妈妈并没有很投入,孩子也并没有能接受妈妈,两个人的距离很远,在当时不能挑明),让我回去多觉察、多发现。晚上我们短信联系,让我体会“乖孩子的背后往往是害怕不被爱”那句祈祷文,自己要求管得严不应该是6岁孩子的话。
我和老公回家做了功课,老公记起两次分离。第一次是1岁4个月的时候爷爷奶奶把他单独带回老家的分离焦虑,那次在老家呆了2个月,但是他有半个多月一直在发低烧,曾经输过两次液,他爷爷奶奶直说这孩子身体太弱了。其实这孩子尽管瘦,身体素质还可以,不太爱生病。第二次是2岁3个月送幼儿园,他大概是哭了有一个月。
后来与非比交流了很长时间,非比说这孩子本质上是很调皮的孩子,可他为什么平时表现会这样乖?……他害怕被遗弃,害怕失去妈妈,以致于他一直都在讨好妈妈。而平时总有那么多的要求,让他感到很大压力……真的有震惊的感觉!我觉得自己还算个合格的妈妈,怎么现在感觉自己就是我原来最厌恶的那种妈妈形象!
我对孩子要求多吗?不禁扪心自问,逐渐想起了一些东西:他在刚过6岁生日的时候,问我:妈妈,你希望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当时说:我希望你勇敢、快乐、能够帮助别人……(好几个要求)。非比提示:“你看他多智慧啊,他问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啊,这句话仔细一想:他如果说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是有自信心的表现,他偏偏问的是妈妈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平时一直在努力想成为我希望的那样……
我又继续内省……他小的时候特别瘦小,那个时候我们就一个愿望,希望他胖点壮点。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在老师不停地夸奖他学习能力的同时,我们越来越对他寄予厚望,关注他的学习,他在学习上的优势经常在外人面前引以自豪,同时希望他也能勇敢,交际能力好,能考入名牌大学等等。有一次看美国纪录片的时候,我对他说:你以后还是要到美国上大学,最好的大学在美国。他说:那不一定,只要幸福自由就行。可惜这些话都没有引起我的反思,反倒以为是他有思想的表现。
我又联想到于丹,是不是我平时说话的时候说教太多了?说教的意味太重了?对他学习的关注、过度的表扬这些无形之间都成为了他的压力……非比的话提醒了我,小学就绷得紧,以后就没后劲了,没后劲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孩子怎样活出他自己。我觉得这些话提醒得太及时了,周围有太多这种例子,小时候是模范生,大了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真的非常感谢非比老师,她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觉得我们整个家庭都要进行内省,并在行动上有所改变。给他没有要求的爱,给他安全感,为自己活,而不是为妈妈活。
晚上我很认真地给他念了祈祷文,他听得很认真。我说:我们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难免会做一些伤害你的事情,你能原谅爸爸妈妈吗?他说能。
非比成长营让我们对自己对孩子有了更深刻更客观的认识,往往可能就是这种思想认识的转变会带来一个全新的转折。
成长营结束1个月后,孩子因为每周都能进球和在组织上表现出的协调能力而成为足球队队长,要知道他以前从来不敢去抢球和进球的哦!
第一天去接他,儿子因为挣“钱”少挺伤心的,走的时候他眼里含着泪,跟着我走回家没怎么说话,到了家门口的时候说了一句:我才不愿到那里上课呢!我当时也不知怎么跟他说。进门以后,他情绪平静了很多,写完了作业,开始说起课上的一些事,说干什么什么能挣多少钱,还是很兴奋的样子。还说,明天带饭少点,今天带的太多了,饭吃光能得分多。他还花了一毛钱买了海洋球,回家玩了半天。我看这情形还算不赖,他心里其实还挺喜欢那里的。
第二天非比说孩子有点太乖,只愿当绿叶,不愿当红花。确实说的比较到位。晚上我接他的时候,他正投入地玩着游戏,看见我也没啥感觉。我心想今天应该玩得挺高兴的。果然,今天挣得比昨天多,非比也说进步很大。他路上说,人活着要有意义,否则活着没意思。回家一直也很兴奋,说再过一两天就能买什么什么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说了句:我要和别人积极交流,朋友多了路好走。我心想这变化够快的,把“朋友多了路好走”那首歌给他哼了哼。
第三天接他的时候,正赶上国王嚎啕,他在旁边陪着,非比引导他们互相学习。之后,非比给我谈了他不爱说话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我觉得比较有道理。我和老公都不是特别善于交际的人,家里不是朋友常来常往那种。回家后也会带一部分工作回家,家里的环境大多数情况下都比较安静。非比说他做事很认真,很坚韧,一个项目坚持做了3个小时。对人很接纳、大度。我们在平时教育中确实强调了认真、坚持、多帮助别人,看来他这三点做得还不错。儿子当天回到家照例很高兴地数钱算钱,惦记着明天挣更多的钱。
第四天接他的时候,正赶上他在非比怀里抽噎,看到我也没有跑过来,感到他很安全和放松。非比说刚才他一脚踢飞了教具来表达愤怒而被批评了……哭得很伤心,他只要听到扣分、批评或任何有他不够好的意思的言语就会掉眼泪,我听到非比不断地重复:每个人都会受到批评,…只是我们要如何表达自己的愤怒、生气…并征得他的同意约定……回家后,他的情绪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还是惦记挣钱的事。晚上睡觉的时候说:我得干点坏事。我说:我就可以批评你了。他说,我也锻炼锻炼。
第五天,非比布置了作业,写写孩子在家庭、学校里是如何得到关注的?家长做了什么?晚上家长讨论时我看了他做了三个小时的贴画,用于丹图片代表我,他说我和她像。爸爸的画像神态和平时的也比较接近。
在亲子互动的心理剧中,我想象并为孩子表演了……情形:回想那段日子,我满怀喜悦,脑海里呈现的也是很美好的时刻……念了祈祷文,说实话,感触不是很深,觉得自己对孩子平时还算尽心,很少对他批评,以表扬为主,应该没有对孩子造成过大的伤害。在孩子有什么话对妈妈说的时候,他说:你以后对我严点,不然没意思。但是非比提醒我还是有什么不对头的事(其实是妈妈并没有很投入,孩子也并没有能接受妈妈,两个人的距离很远,在当时不能挑明),让我回去多觉察、多发现。晚上我们短信联系,让我体会“乖孩子的背后往往是害怕不被爱”那句祈祷文,自己要求管得严不应该是6岁孩子的话。
我和老公回家做了功课,老公记起两次分离。第一次是1岁4个月的时候爷爷奶奶把他单独带回老家的分离焦虑,那次在老家呆了2个月,但是他有半个多月一直在发低烧,曾经输过两次液,他爷爷奶奶直说这孩子身体太弱了。其实这孩子尽管瘦,身体素质还可以,不太爱生病。第二次是2岁3个月送幼儿园,他大概是哭了有一个月。
后来与非比交流了很长时间,非比说这孩子本质上是很调皮的孩子,可他为什么平时表现会这样乖?……他害怕被遗弃,害怕失去妈妈,以致于他一直都在讨好妈妈。而平时总有那么多的要求,让他感到很大压力……真的有震惊的感觉!我觉得自己还算个合格的妈妈,怎么现在感觉自己就是我原来最厌恶的那种妈妈形象!
我对孩子要求多吗?不禁扪心自问,逐渐想起了一些东西:他在刚过6岁生日的时候,问我:妈妈,你希望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当时说:我希望你勇敢、快乐、能够帮助别人……(好几个要求)。非比提示:“你看他多智慧啊,他问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啊,这句话仔细一想:他如果说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是有自信心的表现,他偏偏问的是妈妈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平时一直在努力想成为我希望的那样……
我又继续内省……他小的时候特别瘦小,那个时候我们就一个愿望,希望他胖点壮点。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在老师不停地夸奖他学习能力的同时,我们越来越对他寄予厚望,关注他的学习,他在学习上的优势经常在外人面前引以自豪,同时希望他也能勇敢,交际能力好,能考入名牌大学等等。有一次看美国纪录片的时候,我对他说:你以后还是要到美国上大学,最好的大学在美国。他说:那不一定,只要幸福自由就行。可惜这些话都没有引起我的反思,反倒以为是他有思想的表现。
我又联想到于丹,是不是我平时说话的时候说教太多了?说教的意味太重了?对他学习的关注、过度的表扬这些无形之间都成为了他的压力……非比的话提醒了我,小学就绷得紧,以后就没后劲了,没后劲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孩子怎样活出他自己。我觉得这些话提醒得太及时了,周围有太多这种例子,小时候是模范生,大了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真的非常感谢非比老师,她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觉得我们整个家庭都要进行内省,并在行动上有所改变。给他没有要求的爱,给他安全感,为自己活,而不是为妈妈活。
晚上我很认真地给他念了祈祷文,他听得很认真。我说:我们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难免会做一些伤害你的事情,你能原谅爸爸妈妈吗?他说能。
非比成长营让我们对自己对孩子有了更深刻更客观的认识,往往可能就是这种思想认识的转变会带来一个全新的转折。
成长营结束1个月后,孩子因为每周都能进球和在组织上表现出的协调能力而成为足球队队长,要知道他以前从来不敢去抢球和进球的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微盟圈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m7.com/a/ask/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