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 新時代的養育觀——你知道麼?

新時代的養育觀——你知道麼?

[导读]:一个6个月的宝宝正全身肌肉紧张的张开小手伸向妈妈,妈妈拿着摄像机高兴地叫:“笑一个,笑一个”;突然宝宝面部凝固、全身僵直——“哗哗”尿了……妈妈更开心了,继续...
一个6个月的宝宝正全身肌肉紧张的张开小手伸向妈妈,妈妈拿着摄像机高兴地叫:“笑一个,笑一个”;突然宝宝面部凝固、全身僵直——“哗哗”尿了……妈妈更开心了,继续口里嚷嚷着“笑一个”;孩子尿完了,小脸上显出一丝笑意,全身放松了一下,又挥舞着小手试图让妈妈抱——可是妈妈依然执着地坚持从摄像机里看宝宝……终于,宝宝放弃了邀请,翻个身,把后背和屁股给了妈妈的摄像机,并任妈妈怎样叫唤也不回头,妈妈也终于无趣、知趣地关机了。只有3分钟的视频,观看的人感觉度日如年,好像在妈妈眼里孩子就是一件玩具。这是一种面对面的“忽视”。孩子的感受是:妈妈不知道我要什么,她总不能满足我,我只有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长此以往,这个孩子未来可能会感受到孤独,总有一种不被理解的感觉,建立亲密关系也会觉得困难,生命没有意义。
另一个看起来欢声笑语的1分钟视频里3个月的宝宝与妈妈互动,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发现原来高兴的其实只有妈妈一个人,而宝宝是在迎合、惊恐、茫然的状态下无奈地承受着这痛苦的一分钟。在这里,我们看到孩子已经发展出虚假情感表达和认知。这个视频如果扩展到3分钟,在国际依恋研究协会的测量评估中,这样的模式可能在未来将是心理社会问题、心理生理问题风险的预示,妈妈需要接受指导。
依恋模式是代际传承的,无需语言、更不要文字,仅靠妈妈给到自己的互动体验,就可以一辈辈相传下去。据国际依恋协会的数据统计,足够好的互动仅占1%,有风险性的互动却占20-25%。
依恋模式是代际传承的,无需语言、更不要文字,仅靠妈妈给到自己的互动体验,就可以一辈辈相传下去。据国际依恋协会的数据统计,足够好的互动仅占1%,有风险性的互动却占20-25%
父母的重心,在哪里?
外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知识大爆炸、经济无比富足、网络无比发达,要会用电脑、qq、手机视频、微信互动——这些都是为了怎样不被时代淘汰,“不OUT”是每个现代人紧跟时代的脚步而努力的方向。您看,苹果、小米手机一茬茬的换机型,就有那么多的人提前等着抢购。在近十几、二十几年间,曾风云一时的诺基亚出局,新的网络电商在几年间就有取缔国美、苏宁之势……您不学习新的方式、不紧跟着填补设备,您都孤落寡闻的不好意思出门了,是么?
您是否想过:
在家庭中4代人的生活环境、物质条件的巨大变迁下,内在精神需求是否也不类似了呢?而新一代的养育方式除了在物质条件上更富足之外,养育态度、观念和给到孩子的情感体验、亲子关系是否也要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呢?

一部手机、一部iPad的价格2000-5000元不等,用一年左右,只有一个人用;而儿童心理的课程、心理成长的课程不过千元,却自己进步、孩子健康、全家和谐,世代受用。
哪一个:是你更应该关注、焦虑的呢?
哪一个:是你应该尽早做好准备,为孩子早打下好基础的呢?

既往不咎,现在开始
时代在进步,但老一辈的创伤还在;
挨饿的历史不在,但被饿和那些莫名的焦虑的感觉还在;
被打、被忽视的危险不在,但伤痛依然在,模式依然在,在互动中传递给孩子的危机依然还在。

依恋创始人Bowlby于1989年去世前一年提出:
我们被最重要的人如何对待的、父母对待儿童的方式在决定发展方向上起着关键性作用。很多人在婴儿期没有建立安全型依恋,终其一生都在试图寻找可以修复依恋的对象。当他(她)一旦发现有对的人和对的行为互动,即可以帮助完成再塑,虽然很艰难。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突破传承、突破旧时代带来的不良影响,在科学心理学的帮助下成长自己,学习、适应怎样与孩子建立新型的、更适应时代需要的、良好的亲密关系,帮助孩子拥有安全型依恋模式,就拥有未来的适应能力,幸福的能力。

为什么要建立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历史的儿童与非安全型的同龄人相比,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更高的自尊、情感健康程度、自我韧性、正性情感、主动性、社交能力及注意集中能力。在学校通常受到老师更温暖、更符合年龄的对待;安全型儿童既不欺负别人,也不被欺负。
与之相对的是,在心理病理学上,混乱性依恋被证明是从婴儿期开始的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回避型通常被看作是消沉、自大、敌对的,更容易引发愤怒;经常欺负别人。回避型通常与强迫型、自恋型及分裂型的问题紧密联系。
矛盾型通常粘人、被过度宠爱,受到幼儿式对待。经常被欺负。矛盾型依恋多与歇斯底里和表演型问题相关。
对于心理专业人员来说,评估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人际关系和心理问题,都难免、必须要追溯到婴儿期童年期的依恋关系,这是可能形成心理问题的关键位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微盟圈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m7.com/a/ask/6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