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 為孩子往學心理學,必要麼?

為孩子往學心理學,必要麼?

[导读]:有时会在一些心理学的专业课上遇到一些家长,他们是专门来为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来学习心理学的,这些心理学课程一般3天课程就要在2000元以上,如果是外籍老师授课,费...
有时会在一些心理学的专业课上遇到一些家长,他们是专门来为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来学习心理学的,这些心理学课程一般3天课程就要在2000元以上,如果是外籍老师授课,费用一般在4000元以上,有阶段性课程,学费上万……家长们不仅要付出经济,还要花时间,或请假、或逃课来学习,精神实在可嘉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学习心理学就是整个家庭的福音!
想当初自己也是“为了孩子”而进入这个领域,结果几年学习下来,却把自己学成了专业心理咨询师,呵呵,我可是全职学习和进修的哦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学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治疗的研究生课程、学习能力训练理论研究及亲历教学研究效果和可行性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考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北医进修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其它如元认知系列课程、青少年焦点、美国学习困难儿童教育、家庭治疗、叙事疗法、团体治疗、欧文亚隆团体治疗、实践……长程系统治疗课程学习,易术表达性心理治疗导演班、中德完型心理治疗长程班、儿童游戏心理治疗系统培训、抗挫力训练师……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而且当一个专业方向向纵深进入时,内容将被细分成若干分枝,已经没有现成的课程可学,就要大量阅读……当国内的研究及实践未及时,还要想法设法从专业图书馆、国外去找去买……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涉及到儿童,既要懂心理又要懂教育,既要学习儿童发展史,又要从已有的成人心理问题反观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是怎样造成的成人后的心理阴影,如何避免和预防;一旦有问题出现,如何干预消除影响;家长的价值观、教育认知和行为模式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出现问题如何配合……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心理学,就说儿童心理学的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了解基本理论,还要懂得理论如何联系实际。在教科书上从来都没有你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实际问题,心理学家们用猴子、老鼠、自己的孩子就推断出了认知、大脑、情感关系等各种理论,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你虽然学习了教科书理论,但结合到自己的生活中时,似懂非懂,朦朦胧胧,不仅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做了,去问问老师吧,他们都会很有礼貌地告诉你:“我不知道,不好说,有可能……”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不确定性顿时将你的焦虑提高,这时你可能怀念的就是原先不懂时的痛快淋漓。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

于是看看市面上的流行书,教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书,虽然那些书倡导的基本理念跟教科书上是一致的,但它的实例可能会让你更明白理论是如何联系实际的,当然多数靠你“猜”,因为作者也没说是啥理论,就是做了效果好。但是,当你废寝忘食的读完后,你看到自己孩子时,大部分情况依然是不知道怎么面对。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
每个孩子千差万别,你看了那个大师的书,但那个情形不见得适合你,因为首先你(孩子的妈或爸)就是与众不同的,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你以为的“你的孩子”其实并不一定就是你认为的那样,因为首先你是假设自己跟别的父母一样,而事实上,你们可能一样么?
回答是不。因为你的爸爸妈妈和她的爸爸妈妈也不同。不同的父母造就了与众不同的孩子,就是双胞胎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是么?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心理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况且,书——太平面了,文字是难以让你领略到心理学那神奇的力量的。

再说心理学课程,目前完全针对家长的课程其实并不多,系统课程更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真正意识到“父母学些心理学才是给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的家长并不多。2、3天课程要2、3000的培训费用对于有经验的咨询师来说并不多,因为成熟的心理咨询师自身的培训费用就很高,还要大量实践,我们说“咨询师能走多远,就能带着来访者走多远”,但这个价格也只有极少一部分家长能接受,很多人宁可用这钱去吃饭购物也不愿意来付学费,“生来就会做父母”是大多数人的心态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需求少,市场小,自然没人愿意做。这也是一些家长跟着心理咨询师听专业课程的原因。

但这样做,至少会有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心理学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学基础理论不实践也是不懂,实践不学疗法也无从下手,欧美注册的疗法就有1000多种,每一方面,每一疗法都有一个深远的体系,如果是短期课程每次只是一个主题,不论是宽度还是深度都不够——它只是大海里的一瓢水,对你能有多大用处?就算对你很有帮助,可是你孩子的困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这瓢水真的就适合你么?眼前这个不菲的学费也只是一个工程的一小部分,需要再投入,你能有多少预算和时间?呵呵,为了一个孩子,你到底能有多少投入?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除非最后你的目标修订为——心理咨询师,呵呵。
另一方面,专业课程多是心理师,或心理学发烧友参加,有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每个人专业深浅差别很大,个人内在整合与否的差别也大;心理学课程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既是理论实践的再学习,同时也是个人成长、整合咨询师内在能量、修复创伤的场所;在心理能量比较集中的场里,就好像随时要爆发的小火山,还没有调和好的能量可能就会爆发,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别人心中的那个“替代人”,会有不确定的危机;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而且课程上也难免要做一些案例或者分享等,更难免不触及你的内心,如果你有创伤(经历某事一年以上仍难以释怀,有时自己并不自知),遇到类似事件勾起你的“难受”,而你并不知道要如何去处理它,有可能一下就扎得很深,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而又没有人发现你的困难,你怎么办?(心理师们有他们自己的方法和能力渡过,而你可能目前还不具备)

今天一位同学晶就说起她介绍一位朋友参加一个普通心理沙龙以后受伤回来,而晶也不知道怎么办,受伤的那个更不知道该怎么办,由于关系复杂,他俩也不方便挑明,所以那个伤口相当于就那样敞开了,如果不割开,至少外面看起来还好,有她自己防御的方法包裹着,现在打开了又没有找咨询师进一步处理,只是老公带着她出去旅游“化解”掉一部分,心结没有真正得到干预,它依然在那里,只是被再一次压了下去,以后可能会再次浮现,而且经过这次扰动,它可能会频繁出来。妈妈这样的状况当然一定会影响到孩子。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
本来是为了帮孩子,却起了反作用。
所以有心理问题,尤其自己还有孩子的人,不为自己,为孩子也要尽早去寻求帮助,进行处理。这需要克服一个观念问题,就是其实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这其实很正常,有些人不求助,其实是他不自知,他还不知道如何照顾好自己。我们身体累了,会去休息、泡温泉、足疗,或者SPA,甚至去体检;有人心里“累”了,去放松、去旅游、去……却不知去找心理咨询师求助,长期心结不结,会影响人体内分泌,根据你情绪的瘀结导致相应的人体器官分子发生改变,久而久之发生身体病变。心理、情绪、分子、器官、病变。这里说的意思是没有任何基础和心理准备地贸然参加心理学活动有可能使自己受伤。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

就好像你根本没玩过CS的人去玩,有人既会打也会躲,有人只会打而不知道躲,还有人只躲不打,而你不会打更不知道躲,所以受伤最多的人一定是你!当然心理学中别人并不是为了打你,他也只是为了抒发、疗愈他自己而已。不论咨询师资历深浅,专业要求他们面对这些状况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也发展出相应的应对技巧,这对他们也是磨练。但你在还不明白就里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赤裸裸”上阵就很容易被灼伤,而此时你可能还在怜惜别人,还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

呵呵,把心理学描述的很可怕哈。对于有些场确实是不适合初学者的。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

总结,慎重选择专业心理学学习,如果不是特别爱好,只是为了孩子(自己心理难过也一样),尽量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个性化还有针对性,价格比你自己学习会便宜很多很多,就算你请专门长程伴随你成长的教育顾问跟随你,价格也一定会比你去自学心理学便宜很多。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学,等你摸索明白了,孩子也长大了!呵呵,而可能其实那只是一个小问题,你说是么?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

有人常去给面部做美容,给身体做按摩,但就不舍得给自己的内心做做保养,有些人是因为钱,而更多的人是怕被别人“瞧不起”“承认失败”“没面子”等观念束缚,认为自己的“难受”自己可以抗,岂不知每个人都会有成长的缺失,没有人是全能、常胜将军,心理学、心理治疗、再细分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治疗,这都是一个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专业”,乐于向有资源的人求助其实也是一种能力!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
专业心理咨询师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临床经验、解开心结的方法,可以帮助你看清楚问题,量体裁衣,你可以事半功倍,甚至改写人生,这是多么大的人生享受啊!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
即使你去学,也不见得就能学懂、学对、不走歪路哈。为孩子去学心理学,必要么?

自问“我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1、在浩瀚的心理学海洋里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把钥匙打开心结。
2、给孩子好的环境、好的教育方式方法和理念,不因为我的无知而伤害孩子。
3、孩子的行为让我苦恼,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要寻求答案。
4、老师对我的孩子有很多指责、不满,我不知道老师是否正确,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帮助孩子。
5、我愿意多学习心理学知识,求人不如求己,虽然我找到答案需要一个过程,但我接受。
6、我和爱人的关系不好或分居或离婚,我不知道这对孩子有什么影响?我该怎样做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7、孩子不跟我交流,或者孩子跟我关系很紧张,我要失去他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8、不信任学习心理学的人,他老师也是心理学专业毕业,但他一样伤害我的孩子,我要自己学。
9、我对自己的成长有遗憾,希望孩子没有。
10、我对自己的成长有遗憾,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覆辙。
11、我对我的父母有抱怨,我不希望我像他们那样(或不希望我的孩子像我当年那样)。
12、我对我的遗憾难以释怀……
13、我的爱人像我的爸爸或妈妈那样,这让我不舒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微盟圈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m7.com/a/ask/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