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 公益,到底離你的孩子有多遠?

公益,到底離你的孩子有多遠?

[导读]:误区1:做公益是不务正业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里,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追求短平快,过分重视文化课成绩,忽略了对孩子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公益活动不但为中小...
误区1:做公益是不务正业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里,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追求短平快,过分重视文化课成绩,忽略了对孩子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公益活动不但为中小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而且是积极的、成长性的、快乐的投入。因此,适当、适量地做公益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还会从正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误区2:做公益浪费时间和金钱
中小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不仅需要时间上的保证,往往还需要家长在金钱上给予帮助。然而,这些投入与孩子参与公益活动的收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家长应该在能力范围内,积极带领孩子参与公益活动,让孩子学会待人接物,学会关爱他人,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感。
误区3:孩子没有能力做公益
一些家长自以为爱护孩子,其实是不给他们承担责任的机会。其实,中小学生很希望通过做些事情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他们的力量,家长不应一味以自己的意志为孩子衡量对错。做公益的方式有很多,中小学生可以根据年龄和个人特点开展不同的公益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小学生可以为社区里的老人唱歌、跳舞;中学生可以在社区或校园里进行环保宣传,等等。中小学生不应是单向的被呵护、被帮助对象,而应该与社会进行互动式的平等交流,这对孩子自我价值的形成,自信、自尊的建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误区4:如果失败,会造成挫败感
公益活动重在参与,只有“成功”,没有“失败”。任何孩子,不管智商如何、学习成绩如何、在学校表现如何,只要肯付出、乐于奉献,就能找到快乐,就能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公益 = 付出 = 愉悦别人 = 自我肯定 = 自我价值 = 自信 = 我能行 = 正向心态 = 积极进取

“公益”是门槛最低的“成功”之道。
无论孩子的智商、遗传、环境是什么,只要肯付出,就可以成功。
任何孩子都可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微盟圈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m7.com/a/ask/6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