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 用電視節目《爸爸往哪兒瞭?》測

用電視節目《爸爸往哪兒瞭?》測

[导读]:说实话,我没看过这档节目,但看过涉及到这节目的两篇心理工作者的文章,其中一篇提到批评某些爸爸的不当,甚至建议去看心理医生之类的言论。另一篇提到《用更包容的心...
说实话,我没看过这档节目,但看过涉及到这节目的两篇心理工作者的文章,其中一篇提到批评某些爸爸的不当,甚至建议去看心理医生之类的言论。另一篇提到《用更包容的心态看爸爸去哪儿了》,文中用自己看节目的经历和体会阐述了自己的心态变化后,看节目中的人物的感受也随之大转弯,报以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收获什么样的结论。这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投射。
在生命的最初,每一个人看别人都有好坏之分,随着年龄增长会整合为一。但在我们的心中,依然留有好的自己和不好的自己的部分。往往我们会时常不自觉地将那些好和喜欢的东西投射给我们认为可以承载它们的人,把自己认为不好的部分投射给我们不喜欢的人。而这些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其实都是我们自己;他们身上分别承载着我们喜欢的品质如忠诚、勤奋,我们不喜欢的品质如软弱等。当我们把自己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集合到一起,一一细数你喜欢他们的原因,你不喜欢他们的地方的时候,把这些“点”相加,等于你自己。有时我们看到别人积极热忱地去做某事,自己却感觉很生气,觉得那个人很讨厌、显摆,有时还会跟周围的人去分享:“你看他多得瑟啊。”但是,如果你有机会去做心理成长,你可能会发现:原来我讨厌他的真正原因是我也很希望像他那样去大胆地做我想做的任何事情,但是我没有这个勇气,所以我很生气。我生的是我自己的气。那么为什么我没有勇气这样去做呢?深入探讨发现,原来小时候我曾经大胆地去做了一件事,结果没做好,还带来了损失,我当时很害怕,妈妈也很生气,她狠狠地打了我,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原来,不是别人不好,是对方积极的表现触发了自己的心理创伤,进而影响了人际关系。这种把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品质放到别人身上外化以后,自己对其释放各种情绪,来服务于自己的心理过程就是投射。非常常见,难以避免,但其中有的蕴藏着创伤,需要处理。
不管电视节目如何传达,但仅凭剪辑过的电视节目公开批判,个人认为作为心理学从业人员,不妥。
心理咨询讲究不求不帮,如果仅根据一档经过剪辑的娱乐节目就可以给出很多评判,这与算卦有什么区别?
这首先丧失了一名心理工作者最起码工作准则:全面、客观、谨慎的工作态度。心理咨询的评估需要了解个人成长史,需要有主诉、涉及到孩子需要有观察、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目标、有收费,在对方知情、愿意、主动参与的情况下,至少5-6次的了解情况后才能做评估结论,而且也要在后面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如果什么都没有,心理人员仅凭电视和想象就可以随便给对方下结论,做批注,并公开发表……我想,后果很严重。
而且,如果这种猜测和臆断都能成立,心理学就真正的丧失了科学性和规范性!误导大众更加远离心理学,丧失心理学对社会生活的真正帮助和指引。届时心理从业人员很快就会灭绝,因为他们让别人没有安全感,他们看你的行为就可以给你下定义,你是否觉得“太可怕了!”?
每一位心理工作者都非常清楚的知道一个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保密。公众人物娱乐化,不意味着心理从业人员就可以公开给他们贴标签,把心理评估也娱乐化?况且,这个标签并不是在规范的心理工作流程下操作、科学有序地评估之后产生的,在大量主、客观信息不到位的情况下,不负责任的大放厥词,这可能会造成心理伤害。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需要经年累月训练的——抱持。以一颗爱和宽容的心包容来访者,来访者才可能会一点点放下防御,让你走进他的内心,陪伴他去面对他的困难。如一档电视节目能将咨询师的情绪带到某处,不考虑职业操守,采取公开攻击,见诸行动,很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这位公众人物的行为或语言触动了咨询师的某个敏感的心结,需要去处理……这就是投射。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心理咨询师会主动联系自己的个人体验师去做梳理,以免将自己未处理的情绪带到工作中。
虽然没看过这档节目,但真人秀可以检验你的接纳尺度,看看在别人的亲子互动中哪些让你感动、哪些让你落泪、哪些让你愤怒、哪些让你魂牵梦绕?再想想这些深深地激发了你的某些情绪的镜头,回想哪些画面,其中的什么打动了你?例如是爸爸把孩子忘了,只顾自己玩耍的镜头让你感到愤怒?那么想一想,这个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是否被爸爸或其他重要他人忘记过?经常被忘记?当这件事过去了一年以上,您还耿耿于怀,情绪波动大,那么建议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处理。心理创伤不是自己知道了就结束了,而是要积极正面地寻求帮助,走过那段心理沼泽,才能真正释放,不然这个伤痛会在潜意识里影响你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人际和现实生活。
你还可以尝试去爱、欣赏剧里的每一个人,这是测量你的包容度;
你还可以尝试从正面积极之处发掘别人的优点,这是测量你日常看人的角度,正的多还是负的多?它决定你的朋友多寡;
你还可以尝试去比较自己父母、或是自己带孩子的状态及遇事后的反应,总结亲子沟通的经验——看别人总比看自己清楚;
当然,你更可以只把它当做一档娱乐节目,看后哈哈大笑;如果看后你感觉沉重、不爽、想骂人、悲伤等负面情绪,那么也要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只是这要实打实地、科学、规范、保密、付费、求助者提出的情况下进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微盟圈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m7.com/a/ask/6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