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谢谢老师的回复,我只是突然觉得孩子大了,有思想了,来的太快有点措手不及,有时候想严厉一点又觉得她可怜兮兮,不凶又没效果,才想通过了解儿童心理来沟通教育 @儿童...
谢谢老师的回复,我只是突然觉得孩子大了,有思想了,来的太快有点措手不及,有时候想严厉一点又觉得她可怜兮兮,不凶又没效果,才想通过了解儿童心理来沟通教育
@儿童心理师非比回复### :
1孩子都不是突然长大的,有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2靠严厉解决不了问题,更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创伤。本来已经缺失爱,再去打孩子,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
3“家长”不可能什么时候都是对的。
3儿童心理的前提是家长的人格是否健全、是否健康,其次是家长有多少心理知识,而最重要的家长在亲子间能做到、做对多少。由于每个人的经历经验专业水平不同,造成的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千差万别,看同一段文字或听一句话的理解也会五花八门。看书学心理、听讲座学育儿很多、更多地时候是你以为你懂了,实际是根本没懂,更谈不上做对。所以涉及心理、尤其是孩子的心理,有专家的跟进指导才是相对更直接、有效的解决办法。
4走在问题发生前才是智者。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
5孩子是你一生最珍贵的宝贝——这不是一句空话,认真想想你的行动和你真正的思想,你是否真的爱他(她)? 除了吃喝拉撒,你为她做了什么?如果你觉得“吃喝拉撒已经不少了”,那么请你想想你是否被很好的照顾过?如果自己不曾有过好的体验,是很难给予孩子足够好的体贴的,即使你很努力,也会有无意识的传承,或者矫枉过正。这必须是建立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的,你需要做个人心理成长。
其实,不做个人成长的话,一些人对于最后这个问题是无从回答的。因为人类主要是被无意识主导的,主观意识不到,任何人也帮不了。心理咨询师不是心理医生,是帮助健康人群解决心理困扰、探索成长中可以提升之处,指导心理行为向健康发展、提高来访者心理能量、在某一个特殊的时期提供专业指导、给予心理支持的经过理论、实践训练的一群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与人相处的专业人员。
寻求心理帮助不意味有心理疾病。心理问题每个人、所有人都有,如果从婴儿期就重视心理建设,做到科学养育孩子,这对一个人来说就像盖楼打地基,直接影响生命质量。
不求助不意味健康,这是自欺欺人的主观想象。比如,害怕接受心理服务,认为所有心理人员都是心理医生。这背后至少就是一个错误观念,再背后可能就是创伤,有病看医生很正常。心理咨询师不等于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的服务范围也更仅仅是精神病患者。心理咨询师不等于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的服务范围也更仅仅是精神病患者。现实中,有的青春期少男少女即使真的得了精神类疾病,家长依然只是给服药,而拒绝接受心理咨询帮助,岂不知药物不仅对躯体、大脑有很强的刺激影响,应减少依赖;更不知药物仅仅解决症状,其心理根源并没有肃清,当然会再复发,真是可悲可叹。
所有事物是两极的,肯定的对面是否定。越害怕、越掩盖、越回避——而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现象,甚至谈及心理色变,是什么让你怕到如此严重?如果翁美玲的妈妈当年不那么无知,没有把“青少年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病”而接受医生建议让女儿尽早接受心理治疗,那么10年后,正当红的翁美玲就不会因为情事而选择自杀。这就是缺乏安全感、亲子关系薄弱、丧父及被赶出家门的创伤带来的认知、行为扭曲而采取的偏激结果。
看书不意味真正的个人成长,更不能解决真正的心理问题,没人可以自己给自己解决,最多的效果是自己给自己安慰。如果几本书就能代替一个行业的所有专业人员去指导个人做成长,这无疑否定了一个行业的一批人的努力、其本身就是主观代表客观的理想化,自大自恋的典型表现。个人成长每个人都需要。活着的所有人都在心理影响下成长。心理帮助不是因为“有病”,而是怎样可以活得更好,这是高层次、高质量的精神需求。对于孩子来说,更是怎样可以长得更好的方法,是造福几代人的、可以冲破代际传承限制的重大突破性、发展性促进事件。家长寻求心理帮助是发展性咨询,是检视当前养育如何可以提高、学习如何做得更好的科学方法,是会用资源、对孩子负责、真正爱孩子的表现,是比英语、画画、体育任何培训都更属于基础建设的学习,是在享受一种高级培训服务——自我成长的服务。
“问题”归类这种思维本身是过于简单的“好坏”评价,属于低心理发展水平阶段。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用“好人坏人”“好事坏事”来形容事物,随着心智成长,会看到事物有很多面,单一的一个评价很难去描述清楚一个事物的客观,既有“好”也有“不好”的一面,能够接受好的方面,忽视不好的方面,是一个人接受母亲的内在客体存在,是心理成长阶段的重要标志,而这样的一个内在的整合过程正常是在1、2岁就完成了的,如果没有一个“真正”好的照顾者,一生也难以发展,同时在现实生活的思维上就会受到局限,而这其实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希望通过我们与家长的共识,在孩子尽量小的时候发现并指导家长完成类似这样的一些工作,那么未来社会心理发育阻滞的人就会大大减少,同时社会秩序和氛围都会更加友爱和谐。就这个自我功能的外显要通过思维逻辑外化到其它事物层面时大概要到小学高年级及初中。而这与智力无关,是心智发育水平。心理学范畴。这是我们成立3-5岁亲子互动观察指导小组的重要意义所在!
还有,家长说自己没有问题,害怕“有问题”,潜意识里把养育孩子看作是自己成功、失败的砝码,也是简单的“好坏”评价思维。其实任何问题都没有这么简单的非黑即白两色,生活中实际上是有很多灰色地带的。探究下去,为什么害怕否定自己?往往意味着自身缺乏良好的自我评价体系,不能接受对自己的否定,自恋自大的背后是更严重的爱的缺失,自己就资源(爱)匮乏的情况下,拿什么去给予自己的孩子呢?自己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养育,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都是心理功能失调的表现。比如学习画画、音乐等技能就可以投资,但做心理成长就抵触,难道“心理”天生就会好的?天生就会养孩子?呵呵,恰恰相反,有先天因素,更多的是后天环境造就,从出生那天开始。
看看以上,看起来这么简单的问题,背后却有这么的东西,而这还没有真正开始呢!
今天花了这么多的时间来解答这一个问题,试图说透彻,但我知道,这点文字想解决一个人的观念、乃至人格层面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正因有很多如此观念的家长,才有许许多多的孩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正因有很多麻木的家长,才会有很多孩子通过伤害自己来希望获得家长的关注!
正因有很多自以为是的家长,才会有很多孩子自伤都不能获得家长重视,依然在“爱”的枷锁下被虐待!
心理建设,不怕有问题,就怕有问题自己都不知道。最可怕的是自己不懂,还不听劝,一意孤行,耽误、浪费别人时间和精力不说,继续遭罪的就是那些可怜的孩子。
越偏执越难接受别人意见,制造的问题就越多。
有些父母对不懂的领域依然可以下断论,实在令人敬畏。
所以咨询必须收费,付费才有改变的决心。心理成长是体验的过程,纸上谈兵只能大量浪费资源,改变不了任何!
@儿童心理师非比回复### :
1孩子都不是突然长大的,有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2靠严厉解决不了问题,更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创伤。本来已经缺失爱,再去打孩子,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
3“家长”不可能什么时候都是对的。
3儿童心理的前提是家长的人格是否健全、是否健康,其次是家长有多少心理知识,而最重要的家长在亲子间能做到、做对多少。由于每个人的经历经验专业水平不同,造成的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千差万别,看同一段文字或听一句话的理解也会五花八门。看书学心理、听讲座学育儿很多、更多地时候是你以为你懂了,实际是根本没懂,更谈不上做对。所以涉及心理、尤其是孩子的心理,有专家的跟进指导才是相对更直接、有效的解决办法。
4走在问题发生前才是智者。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
5孩子是你一生最珍贵的宝贝——这不是一句空话,认真想想你的行动和你真正的思想,你是否真的爱他(她)? 除了吃喝拉撒,你为她做了什么?如果你觉得“吃喝拉撒已经不少了”,那么请你想想你是否被很好的照顾过?如果自己不曾有过好的体验,是很难给予孩子足够好的体贴的,即使你很努力,也会有无意识的传承,或者矫枉过正。这必须是建立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的,你需要做个人心理成长。
其实,不做个人成长的话,一些人对于最后这个问题是无从回答的。因为人类主要是被无意识主导的,主观意识不到,任何人也帮不了。心理咨询师不是心理医生,是帮助健康人群解决心理困扰、探索成长中可以提升之处,指导心理行为向健康发展、提高来访者心理能量、在某一个特殊的时期提供专业指导、给予心理支持的经过理论、实践训练的一群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与人相处的专业人员。
寻求心理帮助不意味有心理疾病。心理问题每个人、所有人都有,如果从婴儿期就重视心理建设,做到科学养育孩子,这对一个人来说就像盖楼打地基,直接影响生命质量。
不求助不意味健康,这是自欺欺人的主观想象。比如,害怕接受心理服务,认为所有心理人员都是心理医生。这背后至少就是一个错误观念,再背后可能就是创伤,有病看医生很正常。心理咨询师不等于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的服务范围也更仅仅是精神病患者。心理咨询师不等于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的服务范围也更仅仅是精神病患者。现实中,有的青春期少男少女即使真的得了精神类疾病,家长依然只是给服药,而拒绝接受心理咨询帮助,岂不知药物不仅对躯体、大脑有很强的刺激影响,应减少依赖;更不知药物仅仅解决症状,其心理根源并没有肃清,当然会再复发,真是可悲可叹。
所有事物是两极的,肯定的对面是否定。越害怕、越掩盖、越回避——而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现象,甚至谈及心理色变,是什么让你怕到如此严重?如果翁美玲的妈妈当年不那么无知,没有把“青少年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病”而接受医生建议让女儿尽早接受心理治疗,那么10年后,正当红的翁美玲就不会因为情事而选择自杀。这就是缺乏安全感、亲子关系薄弱、丧父及被赶出家门的创伤带来的认知、行为扭曲而采取的偏激结果。
看书不意味真正的个人成长,更不能解决真正的心理问题,没人可以自己给自己解决,最多的效果是自己给自己安慰。如果几本书就能代替一个行业的所有专业人员去指导个人做成长,这无疑否定了一个行业的一批人的努力、其本身就是主观代表客观的理想化,自大自恋的典型表现。个人成长每个人都需要。活着的所有人都在心理影响下成长。心理帮助不是因为“有病”,而是怎样可以活得更好,这是高层次、高质量的精神需求。对于孩子来说,更是怎样可以长得更好的方法,是造福几代人的、可以冲破代际传承限制的重大突破性、发展性促进事件。家长寻求心理帮助是发展性咨询,是检视当前养育如何可以提高、学习如何做得更好的科学方法,是会用资源、对孩子负责、真正爱孩子的表现,是比英语、画画、体育任何培训都更属于基础建设的学习,是在享受一种高级培训服务——自我成长的服务。
“问题”归类这种思维本身是过于简单的“好坏”评价,属于低心理发展水平阶段。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用“好人坏人”“好事坏事”来形容事物,随着心智成长,会看到事物有很多面,单一的一个评价很难去描述清楚一个事物的客观,既有“好”也有“不好”的一面,能够接受好的方面,忽视不好的方面,是一个人接受母亲的内在客体存在,是心理成长阶段的重要标志,而这样的一个内在的整合过程正常是在1、2岁就完成了的,如果没有一个“真正”好的照顾者,一生也难以发展,同时在现实生活的思维上就会受到局限,而这其实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希望通过我们与家长的共识,在孩子尽量小的时候发现并指导家长完成类似这样的一些工作,那么未来社会心理发育阻滞的人就会大大减少,同时社会秩序和氛围都会更加友爱和谐。就这个自我功能的外显要通过思维逻辑外化到其它事物层面时大概要到小学高年级及初中。而这与智力无关,是心智发育水平。心理学范畴。这是我们成立3-5岁亲子互动观察指导小组的重要意义所在!
还有,家长说自己没有问题,害怕“有问题”,潜意识里把养育孩子看作是自己成功、失败的砝码,也是简单的“好坏”评价思维。其实任何问题都没有这么简单的非黑即白两色,生活中实际上是有很多灰色地带的。探究下去,为什么害怕否定自己?往往意味着自身缺乏良好的自我评价体系,不能接受对自己的否定,自恋自大的背后是更严重的爱的缺失,自己就资源(爱)匮乏的情况下,拿什么去给予自己的孩子呢?自己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养育,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都是心理功能失调的表现。比如学习画画、音乐等技能就可以投资,但做心理成长就抵触,难道“心理”天生就会好的?天生就会养孩子?呵呵,恰恰相反,有先天因素,更多的是后天环境造就,从出生那天开始。
看看以上,看起来这么简单的问题,背后却有这么的东西,而这还没有真正开始呢!
今天花了这么多的时间来解答这一个问题,试图说透彻,但我知道,这点文字想解决一个人的观念、乃至人格层面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正因有很多如此观念的家长,才有许许多多的孩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正因有很多麻木的家长,才会有很多孩子通过伤害自己来希望获得家长的关注!
正因有很多自以为是的家长,才会有很多孩子自伤都不能获得家长重视,依然在“爱”的枷锁下被虐待!
心理建设,不怕有问题,就怕有问题自己都不知道。最可怕的是自己不懂,还不听劝,一意孤行,耽误、浪费别人时间和精力不说,继续遭罪的就是那些可怜的孩子。
越偏执越难接受别人意见,制造的问题就越多。
有些父母对不懂的领域依然可以下断论,实在令人敬畏。
所以咨询必须收费,付费才有改变的决心。心理成长是体验的过程,纸上谈兵只能大量浪费资源,改变不了任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微盟圈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m7.com/a/ask/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