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春暖花开之际,在家里又有点猫不住了,随意看看心理圈朋友们的动向,发现一个依恋工作坊,正合我意,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之所以喜欢出去培训,一是因为想融入团体,锻...
春暖花开之际,在家里又有点猫不住了,随意看看心理圈朋友们的动向,发现一个依恋工作坊,正合我意,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之所以喜欢出去培训,一是因为想融入团体,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二是想多学习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以备不时之需。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此工作坊的非比老师学识渊博,个人魅力极强,非常吸引我!
第一天讲的是婴儿早期依恋形成对今后生活及人际等方面的影响。通过依恋课程学习,真的明白了许多,与工作坊的同学相处也很自然,不像从前那样敏感了。也不像以前那样爱投射自己的想法给别人了, 以前面对同学的冷漠总以为人家不喜欢自己、看不起自己,有的同学太张扬,就觉得人家是在显摆、一点都不低调,对于老师的严厉苛责,总是惊慌失措,就像自己犯下多大罪责一样。通过依恋理论的学习,明白了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成长环境不同,造就了大家不同的性格,或内向,或外向,或沉稳,或冲动,或温和,或行事极端…..每个人对环境或事物的反应都是他们的问题,不需要跟自己拉上关系。
回溯到自己小时候,我是在妈妈殷切期盼二胎生个儿子也好为自己提高家庭地位的紧张心情下降生。也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生性胆小、怕人、总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是妈妈当时的心情深深感染了我、影响了我!大人们一直说我小时候很傻,妈妈出去干活,我跟着奶奶,常常挨饿,也不知道哭,别的孩子哭着嚷着找妈妈,而我的妈妈在出工一天很晚回来抱我的时候,我没有任何反应(原来我是因为绝望而去依恋了)。懂点事情后发现妈妈从早到晚板着脸,训斥家里每一个人,包括爸爸,就是我考试得了100分也不能让她有点笑模样。现在明白了,这不是我的错!妈妈也是无奈的和无辜的,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又是农村,妈妈的哥哥弟弟像皇子一样受宠,妈妈却像是家里的使唤丫头。成人后本想自己争气,却一连生了三个女儿,这让她如何在家族中抬头,又如何以愉悦的心情来为人妻为人母啊!
第二天,课堂变舞台,心理剧重磅上演。以为台下的自己就是个看客。那种感受,那种震撼,真的能使时光逆转,自己生命过往的种种历历在目,随着非比老师对剧情的掌控、扭转和推动,自己的故事在一桩桩一件件的想起、感受和重新梳理、整合,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爸爸妈妈各种争吵、各种唇枪舌战,在耳际不像以往那样清晰了,眼前浮动着的是他们周末在街口的翘首期盼、和坐在沙发上参观一群儿女围着餐桌打歼灭战的那种欣慰和满足的眼神!以前,特别反感爸妈那没完没了的争吵,还经常会去制止他们,现在发现那不过是那个年代的人的那一种形式的示爱吧!对于近乎文盲的他们,应该从来都没有像现在的年轻人那样用各种温情和温馨来表达对对方的爱,也不会向自己的孩子表达爱。唯一的交流形式就是挑起战争,引出话题,然后是各种鸡毛蒜皮…….比如妈现在总跟我们抱怨爸不着家,就知道在当街跟老街坊们围圈踢毽子、打扑克,还说谁谁又脑梗了,谁谁又去医院支架来着,其实往简单了想,她不过是担心爸的身体而已;爸也总嫌妈爱管闲事,还唠叨个没完没了,还没人爱听,他也只不过是不想让妈太操心了;平时我给妈打电话经常是我话未说完她就挂断电话,总以为她不耐烦,懒得理我,其实她可能是省电话费呢!两年前妈做了膝关节置换术,再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去劳作了,现在想也是好事,省得她闲不住,还去操劳;爸安了假牙许多年了,平时生、冷、酸、硬的东西再不敢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的吃了,倒是把身体养得好好的!这样看来,诸事都可看成是好事!
因为自己生性不自信,对老公过度依赖,老公比我刚认识他的时候更有大男子气概了,对我和对家庭表现了很大的包容心和责任感。只是有时会故意挑战我,冷落我,引起我生气,然后再来讨好我。我现在也终于明白那不是对我,是他小时候与他妈那种矛盾的依恋关系模式,我之所以会中招也是因为小时候太在意妈妈的眼神,妈妈的感受了,总认为自己被冷落、被忽视而没有一点安全感!这样想明白了,对他的挑战就不会再接招啦!
对于女儿,我真是庆幸,从依恋的角度看,她成长的还好!但我对她是有愧疚的,觉得她小时候也曾忽略过她,也曾虎着脸训斥她,因为那是还不懂这些。但女儿天性自信,独立,很会表达需要,很会为自己争取,又很会安全的依恋我们,记得她小时候,出了满月我就让她独睡婴儿床,独睡没几天,夜里她就把自己摔到了地板上,要知道那时她才刚刚两个月还不会翻身。从那之后很长时间,我都把她搂在身边睡。现在想想,她那么小就会对父母让她独睡而反抗了,那么小就会给自己寻找安全感了!
比起女儿,这方面我是很差很差,以后一定向女儿学习!
再说说非比老师为什么会吸引我?
小学生经常会把老师比做妈妈,还真不是无缘无故的。说实话非彼老师像极了我的妈妈。从小我是在妈妈严厉管教下、责骂下长大的。耳边和梦中经常回荡起妈妈那突然提高八度的训斥人的音调。到现在听见此类音调都异常敏感,有时会心颤。其实在我们姐妹们都成年之后,妈妈的性情温和了许多,也极少发生对谁突然怒吼了。学了依恋知道了自己心理上对妈妈的感情是矛盾的。因此在性格上与妈妈很像的严厉的非比老师,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她唤醒了我压在心底对妈妈那份积极的情感,我知道,没有妈妈的严厉管教,我怎么会那样努力学习,走出农村呢?三天课程里,非比老师偶尔对我的怒吼让我有种亲切感,我甚至怀疑自己在潜意识里故意求得非比老师对我怒吼,以便能更深更深来体会许久都不曾出现的被妈妈怒吼的感觉。最后,有个同学还对我说:真是佩服你的勇气,敢给这样严厉的非比老师做助教!我戏称:这就是咱们学习的矛盾依恋,你们求赞,我求骂!
非比老师的反馈:
我自已其实也是找骂的,越严厉的老师似乎越吸引我,不论是个人督导,还是心理剧老师,但我与你恰恰相反,我是被忽略长大的。我知道,在我最重要的成长时期,我把一个人对我的挑剔当成了爱,那也确实是我感受到的第一份愛。
世事造就人,严厉的老师,虽然有时感觉不尽人情,但正因为他们的以身作则地严苛,才让我内化、体验到那个不同的、必要地设置带来的成长。
有一次,我在外面等督导15分钟,结果收到短信说:“你再不到,今天取消!你还要付费!”我吓得马上电话给他,说我早到了——原来俩个人走岔了。但我相信,如果我真的迟到,他一定会按照规定扣我时间,费用照付。这是他的规则,精神分析的伦理,也是我必须遵守的框架,否则成长无从谈起。
我知道这些老师是爱我的,在我需要时,按设置约他们时,他们会会见我……这意味着我需要时——他们在。
第一天讲的是婴儿早期依恋形成对今后生活及人际等方面的影响。通过依恋课程学习,真的明白了许多,与工作坊的同学相处也很自然,不像从前那样敏感了。也不像以前那样爱投射自己的想法给别人了, 以前面对同学的冷漠总以为人家不喜欢自己、看不起自己,有的同学太张扬,就觉得人家是在显摆、一点都不低调,对于老师的严厉苛责,总是惊慌失措,就像自己犯下多大罪责一样。通过依恋理论的学习,明白了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成长环境不同,造就了大家不同的性格,或内向,或外向,或沉稳,或冲动,或温和,或行事极端…..每个人对环境或事物的反应都是他们的问题,不需要跟自己拉上关系。
回溯到自己小时候,我是在妈妈殷切期盼二胎生个儿子也好为自己提高家庭地位的紧张心情下降生。也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生性胆小、怕人、总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是妈妈当时的心情深深感染了我、影响了我!大人们一直说我小时候很傻,妈妈出去干活,我跟着奶奶,常常挨饿,也不知道哭,别的孩子哭着嚷着找妈妈,而我的妈妈在出工一天很晚回来抱我的时候,我没有任何反应(原来我是因为绝望而去依恋了)。懂点事情后发现妈妈从早到晚板着脸,训斥家里每一个人,包括爸爸,就是我考试得了100分也不能让她有点笑模样。现在明白了,这不是我的错!妈妈也是无奈的和无辜的,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又是农村,妈妈的哥哥弟弟像皇子一样受宠,妈妈却像是家里的使唤丫头。成人后本想自己争气,却一连生了三个女儿,这让她如何在家族中抬头,又如何以愉悦的心情来为人妻为人母啊!
第二天,课堂变舞台,心理剧重磅上演。以为台下的自己就是个看客。那种感受,那种震撼,真的能使时光逆转,自己生命过往的种种历历在目,随着非比老师对剧情的掌控、扭转和推动,自己的故事在一桩桩一件件的想起、感受和重新梳理、整合,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爸爸妈妈各种争吵、各种唇枪舌战,在耳际不像以往那样清晰了,眼前浮动着的是他们周末在街口的翘首期盼、和坐在沙发上参观一群儿女围着餐桌打歼灭战的那种欣慰和满足的眼神!以前,特别反感爸妈那没完没了的争吵,还经常会去制止他们,现在发现那不过是那个年代的人的那一种形式的示爱吧!对于近乎文盲的他们,应该从来都没有像现在的年轻人那样用各种温情和温馨来表达对对方的爱,也不会向自己的孩子表达爱。唯一的交流形式就是挑起战争,引出话题,然后是各种鸡毛蒜皮…….比如妈现在总跟我们抱怨爸不着家,就知道在当街跟老街坊们围圈踢毽子、打扑克,还说谁谁又脑梗了,谁谁又去医院支架来着,其实往简单了想,她不过是担心爸的身体而已;爸也总嫌妈爱管闲事,还唠叨个没完没了,还没人爱听,他也只不过是不想让妈太操心了;平时我给妈打电话经常是我话未说完她就挂断电话,总以为她不耐烦,懒得理我,其实她可能是省电话费呢!两年前妈做了膝关节置换术,再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去劳作了,现在想也是好事,省得她闲不住,还去操劳;爸安了假牙许多年了,平时生、冷、酸、硬的东西再不敢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的吃了,倒是把身体养得好好的!这样看来,诸事都可看成是好事!
因为自己生性不自信,对老公过度依赖,老公比我刚认识他的时候更有大男子气概了,对我和对家庭表现了很大的包容心和责任感。只是有时会故意挑战我,冷落我,引起我生气,然后再来讨好我。我现在也终于明白那不是对我,是他小时候与他妈那种矛盾的依恋关系模式,我之所以会中招也是因为小时候太在意妈妈的眼神,妈妈的感受了,总认为自己被冷落、被忽视而没有一点安全感!这样想明白了,对他的挑战就不会再接招啦!
对于女儿,我真是庆幸,从依恋的角度看,她成长的还好!但我对她是有愧疚的,觉得她小时候也曾忽略过她,也曾虎着脸训斥她,因为那是还不懂这些。但女儿天性自信,独立,很会表达需要,很会为自己争取,又很会安全的依恋我们,记得她小时候,出了满月我就让她独睡婴儿床,独睡没几天,夜里她就把自己摔到了地板上,要知道那时她才刚刚两个月还不会翻身。从那之后很长时间,我都把她搂在身边睡。现在想想,她那么小就会对父母让她独睡而反抗了,那么小就会给自己寻找安全感了!
比起女儿,这方面我是很差很差,以后一定向女儿学习!
再说说非比老师为什么会吸引我?
小学生经常会把老师比做妈妈,还真不是无缘无故的。说实话非彼老师像极了我的妈妈。从小我是在妈妈严厉管教下、责骂下长大的。耳边和梦中经常回荡起妈妈那突然提高八度的训斥人的音调。到现在听见此类音调都异常敏感,有时会心颤。其实在我们姐妹们都成年之后,妈妈的性情温和了许多,也极少发生对谁突然怒吼了。学了依恋知道了自己心理上对妈妈的感情是矛盾的。因此在性格上与妈妈很像的严厉的非比老师,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她唤醒了我压在心底对妈妈那份积极的情感,我知道,没有妈妈的严厉管教,我怎么会那样努力学习,走出农村呢?三天课程里,非比老师偶尔对我的怒吼让我有种亲切感,我甚至怀疑自己在潜意识里故意求得非比老师对我怒吼,以便能更深更深来体会许久都不曾出现的被妈妈怒吼的感觉。最后,有个同学还对我说:真是佩服你的勇气,敢给这样严厉的非比老师做助教!我戏称:这就是咱们学习的矛盾依恋,你们求赞,我求骂!
非比老师的反馈:
我自已其实也是找骂的,越严厉的老师似乎越吸引我,不论是个人督导,还是心理剧老师,但我与你恰恰相反,我是被忽略长大的。我知道,在我最重要的成长时期,我把一个人对我的挑剔当成了爱,那也确实是我感受到的第一份愛。
世事造就人,严厉的老师,虽然有时感觉不尽人情,但正因为他们的以身作则地严苛,才让我内化、体验到那个不同的、必要地设置带来的成长。
有一次,我在外面等督导15分钟,结果收到短信说:“你再不到,今天取消!你还要付费!”我吓得马上电话给他,说我早到了——原来俩个人走岔了。但我相信,如果我真的迟到,他一定会按照规定扣我时间,费用照付。这是他的规则,精神分析的伦理,也是我必须遵守的框架,否则成长无从谈起。
我知道这些老师是爱我的,在我需要时,按设置约他们时,他们会会见我……这意味着我需要时——他们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微盟圈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m7.com/a/ask/6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