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 向死而生:從《羽士下山》到天津

向死而生:從《羽士下山》到天津

[导读]:虽然豆瓣评分不高,只有5.4分,但怀着对《霸王别姬》的美好记忆,以及对陈凯歌导演如滔滔江水般的景仰之情,昨天晚上特意看了这部电影----《道士下山》,这节奏,可能是有...
虽然豆瓣评分不高,只有5.4分,但怀着对《霸王别姬》的美好记忆,以及对陈凯歌导演如滔滔江水般的景仰之情,昨天晚上特意看了这部电影----《道士下山》,这节奏,可能是有点OUT了,但没办法,谁让我是一个没有时间概念的家伙呢!

“道士何安下,奉师傅之命,与师兄弟比武!”王宝强的出场,以一种喜笑颜开的方式打开了电影的序幕,让我们误以为导演是以这样的姿态告诉我们:这是一部纯正的喜剧片。可随着后面的情节慢慢铺展开来,一幕幕死亡之剧渐渐上演,剧情也开始变得凝重起来。崔道宁、崔道融、玉珍、赵心川、周西宇、彭乾吾……各自原由,或情杀,或江湖恩怨,或沉于西湖,或被刺身亡……作为一个曾经简单的道士,何安下那颗简单的心也慢慢变得不再简单。而后,生死面前,为师傅周西宇咽不下那一口气而苦恼。如松长老站立亭间,笑吟吟地说:“施主,命运就像那瓢一样,触着即转。上天于我们便是那掷瓢的手。要是悟到生死轮回,无非花开花落。心有定境,不住因果,还有什么不快乐的呢?”

是啊,生死轮回,无非花开花落,一切皆有定数。但对于天津爆炸事件中的人们来说,这一切也是有定数的吗?那些在睡梦中的无辜人群,现场奋力抢险的失联消防官兵,岂能用电影中轻飘飘的一句“花开花落”去搪塞?当然,我想,陈凯歌导演希望通过影片表达出来的意思是:只有经历红尘艰险,才能领悟人生(道家)真谛吧。所以,在天津爆炸事件发生后,微信、微博上铺天盖地的“珍惜生命、善待亲人“等心灵鸡汤,滋润着我们本不滋润的幼小心灵。而无一例外的,我们歌颂消防英雄,却不忍、不敢面对他们的死亡和离去。

中国人喜欢谈人生,谈理想,也免不了谈到一些哲学问题,而哲学中最永恒的话题,便是生死。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余华的《活着》。书中的人物不断的死去,让我一遍遍震撼,但同时又有新生命不断地降临,带给我一种生的喜悦。仿佛生与死是一对孪生兄弟,伴随着生的,必然是死,而伴随着死的,又会重新出现生机。而如何生,如何死,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直面死亡,不再站在死亡的对立面,而是带着死去生,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可能是在这个浮躁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所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向死而生。在生理上,死亡为“亡故”,而在哲学上,死则作为此在借以向其死亡存在的存在方式的名称。他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中,死亡已经在场;或者说,向死而生的“向”,实质上就是死亡的存在本身的显现,人们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生活着,笑着,哭着,也爱着……

向死而生,更多的是一种姿态,正如白杨树始终以一种挺直的姿态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一样。这场爆炸虽然让我们失去了所爱的人,夺去了我们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但当我们终于有一天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愿意坦言和直面死亡,我们因而才能勇敢而积极地生活下去。由这个基础而引发的思考,应该就是人生的本意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微盟圈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m7.com/a/ask/6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