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有良好道德品质,系统掌握劳动经济学和其它相关经济学知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通过有关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能够用外语熟练地阅读经济类文献并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能够承担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劳动政策制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与实际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劳动力市场与就业
2.劳动力流动与迁移
3.劳动经济与社会保障
4. 劳动与收入分配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行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调查研究、社会实践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第二学期期末进行研究生中期考核与分流。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的学分总数不少于27学分(不含非本专业研究生的补修课)。其中,全校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通开课(8学分),方法论课(2学分)和专业方向必修课(4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非经济学类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应补修至少3门本科课程并记录成绩,但不计学分,补修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2.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
本专业的课程教学方式有“讲授”、“讨论”、“自学”和“实践”等。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口试”、“提交报告”、“课程论文”、“考查”等。考核不合格,则该门课程不计学分,必须重新学修。
3.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见附表。
五、科学实践与学位论文
1.科学实践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掌握研究劳动经济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鼓励研究生承担或参加导师或本专业其他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与实践调研,使研究生逐步具有相对独立研究的科研能力。
2.学位论文
研究生修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最低学分要求,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学位论文选题一般在第二学期结束前与指导教师讨论确定,并在第三学期初作正式的开题报告。论文必须有新意和一定的理论深度,质量较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撰写,论文符合质量要求,方可按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为了加强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部门实习和学术活动等。
七、培养方式
采取脱产培养方式,运用系统授课,课堂讲座与学生自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以及导师研究课题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和科研实践进行各方面的锻炼。
劳动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劳动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有良好道德品质,系统掌握劳动经济学和其它相关经济学知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通过有关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能够用外语熟练地阅读经济类文献并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能够承担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劳动政策制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与实际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劳动力市场与就业
2.劳动力流动与迁移
3.劳动经济与社会保障
4. 劳动与收入分配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行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调查研究、社会实践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第二学期期末进行研究生中期考核与分流。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的学分总数不少于27学分(不含非本专业研究生的补修课)。其中,全校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通开课(8学分),方法论课(2学分)和专业方向必修课(4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非经济学类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应补修至少3门本科课程并记录成绩,但不计学分,补修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2.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
本专业的课程教学方式有“讲授”、“讨论”、“自学”和“实践”等。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口试”、“提交报告”、“课程论文”、“考查”等。考核不合格,则该门课程不计学分,必须重新学修。
3.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见附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微盟圈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m7.com/a/wendang/9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