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注销校园贷”诈骗频发,4个小时14.6万就没了

“注销校园贷”诈骗频发,4个小时14.6万就没了

[导读]:4 小时,14 万 6 千元 骗子最后发来的消息是一段长达 49 秒的语音及一条温馨提醒。过去两天,高达不止一次地向警察、父亲、单位领导以及朋友,聊起自己是如何在 4 个小时内...

4 小时,14 万 6 千元

骗子最后发来的消息是一段长达 49 秒的语音及一条“温馨提醒”。过去两天,高达不止一次地向警察、父亲、单位领导以及朋友,聊起自己是如何在 4 个小时内被人骗走 14 万 6 千元的事情——这几乎相当于他一整年的工资,但他再也没勇气点开那条语音。

“怕” ,他说,听见那个声音就瘆得慌。4 月 1 日下午 3 点 51 分,就是这个声音一步一步引导他从京东金融、支付宝借呗以及微博借钱中相继贷出 14 万 6 千元,然后转到一个陌生的银行账户里。

一开始,高达先是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京东金融的客服,说他的京东账户是在校期间注册的,毕业后需要将京东金融中的贷款额度清零,不然将会影响征信及京东账户的正常使用。

如果要注销账户,需要加上京东金融专门的注销客服 QQ,“人工引导操作”。高达加上了 QQ,QQ 的名字是“京东金融注销客服 0021”,头像是京东金融的 Logo。

骗子的 QQ 号

他自认为已经足够小心翼翼的。但 QQ 那头很快发来了工牌、身份证照片以及“授权证书”。工牌上明明白白写着对方是京东金融服务中心“注销客服组”,名字跟身份证也能对得上,授权证书也有模有样的,还盖上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红章。

 

高达收到的“授权证书”

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是真实的,高达想着。骗子在 QQ 上用语音跟他沟通,让他从京东金融里贷出满额度的钱,再打到他们指定的“财务回收账户”上。贷出去的钱用作清空贷款需要,他本人无须偿还。

36000 元,贷款很顺利,几乎没有任何阻碍 ,动动手指就京东金融里借出了钱。他把钱打到对方账户上,很快到账。

但对方又接着说,他的账户无法完成注销,因为后台系统显示他的账户还与支付宝借呗存在绑定,需要继续完成借呗的额度提现及财务回收流程。

这是第二笔。高达在借呗上贷出了 4 万元。之后又是相同的套路,语音中,那位自称是京东客服的人说,他的账户与微博钱包也有绑定,他还要继续注销微博钱包的贷款额度。

此前他从未使用过微博钱包,也不知道还能从中进行贷款。但语音中对方不断催促,他好像被人牵着走似的,打开了微博钱包、提交认证。

第一次认证失败了。对方好像有些着急,提出让他先打 2 万块过去,可以先帮他在后天把其他信息更正完成。见他有疑惑,对方称,这笔钱之后都会通过京东金融转到他的账户上。

“我当时就是完全沉进去了,坚信他就是官方客服”,高达转过去 2 万。微博借钱第二次认证成功了,贷款额度 5 万元,比前两家都高。

“好了吗?这边要为您回款赶紧确认完成。”骗子不断发来消息,他容不得过多思考,取钱、打款、到账,就是几分钟的事情。

那时已经晚上 7 点多,天都黑了,高达和骗子聊了 3 个多小时,他以为全部都结束了,只要静静等着账户注销就可以了。

但那位“京东客服”依然没有要结束的意思,他说还是无法完成注销流程,因为高达的账户还和小米金融、美团借钱等存在绑定关系,还得继续操作下去。

高达忽然惊醒,“这是无底洞”,对方是骗子。他回过神来,3 万 6、4 万、2 万、5 万,加起来已经是 14 万 6 千元。他急忙挂了语音电话,摊在床上。骗子又接连打来两段语音,他没敢接。

受害者数百人,涉及金额近千万元

高达遇到的事件并不是孤例。

当他在社交媒体上搜索相关信息时,发现和他类似遭遇的受害者达数百例,多集中在今年三、四月份之间。就在他被骗两天之后,他才发现和他同校的两名学弟,同样也是在 4 月 1 日前后,被自称是京东金融客服的人员以同样的套路骗走万余元。

在高达加入的一个受害者维权群中,人数已经达到了 273 人,多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群内统计的受骗金额已近千万元。涉及的贷款平台包括京东金融、支付宝借呗、微博借钱、微信微粒贷、小米金融、360 金融、美团金融、滴滴金融等。

每个人回忆起受骗过程时都会觉得懊恼。受骗的过程像是一场漫长的追赶。骗子全程保持和受害者的语音沟通,语气急促,人为地营造一种紧张感,不给受害者任何的思考时间。

高达说,“我是不是太好骗了?”另一个被骗去 2 万 8 千元的受害者在事后才发觉,对方给他发去的身份证及工牌有明显的 PS 痕迹,他还是从事设计工作,但当时却丝毫未能察觉。

还有一位准备考研的女孩,她在转钱之前让对方发了定位,甚至还询问了对方的公司情况,“骗子都对答如流”。

更关键的是,骗子知道她的所有信息,一口气地说出她的名字、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毕业院校,甚至连她注册账户的时间都能准确说出,她不由得不相信。

不少受害者怀疑自己的信息泄露与京东有关。过去,京东曾被多次曝出隐私泄露问题。群聊中,受害者仔仔细细地回忆自己是否会在哪些地方泄露信息,但少有发现共同点,唯一的相似点是,他们大多数都曾在京东平台上购物。

“我是因为刚用京东分期买了手机,以为真的有什么安全隐患。”一位受害者称。

当他们开始信任骗子之后,剩下的贷款流程就变得轻而易举。几乎每一个常见的 App 中都涵盖了金融类业务,电商平台、社交软件、打车平台,好像无论哪里都可以借到钱。

“贷款太容易了。”考研的女孩说。她就是动动手指,就从京东金融、招联金融贷出了 2 万多块钱,“秒放贷”,期间没有一个平台来打电话向她进行核实。

另一位去年毕业的女孩是其中少有的幸运儿。在她准备从美团金融中贷款时,她接到了美团客服的电话。“骗子,赶快报警。”听完她陈述后,美团客服赶紧说道。

“太感谢那个美团客服了”,她说,她最终只被骗去了 6000 块钱。

平台难以追责

“从放贷的速度上来看,平台方有一定的疏忽和懈怠的责任。” 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宋一欣律师认为,平台在放贷之前,理应进行相应的资质审核,如此快的放贷速度,从民事诉讼的角度上说,平台应该承担一定责任。但具体责任如何划分,还需法院来进行最终判定。

但在上海纽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方正宇律师看来,操作便利很难被认为是平台负有责任的理由。“理论上说,放贷的要求降低,受害的是平台而非用户。”

他认为,从媒体的角度,可以呼吁未来放贷过程更加规范,确保交易的安全性。但具体到个体维权,目前很难找到可以追究放贷平台责任的依据。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蓝天彬律师表达了相似意见,认为诈骗事件是用户个人自主行为导致的,较难追究网贷平台的责任。同时他表示,如果有平台人员参与泄漏用户隐私信息,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暂时尚未有相关证据。

他建议,用户一方面要注重个人隐私和信息保护,另一方面在碰到类似的涉及钱财的电话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多方核实,比如拨打相关平台的官方电话咨询或者请教法律专业人士,而不是在仓促中按照诈骗分子的要求进行相关操作。如果被诈骗,注意保留、搜集相关证据材料,及时报警。

一位互联网金融的从业人士对凤凰网科技(微信搜:iFeng科技)表示,在借款人的资质审核上,业内一般使用各种大数据手段自动对用户的资质进行考核,确定放贷额度,完全利用人工去审查存在一定难度。

她说,对于账户被盗等行为,平台方肯定要承担责任。但对于类似诈骗行为,由于完全是用户自主进行操作,平台能作出的努力有限,仅能通过弹窗、强制提醒等手段来提醒用户。

4 月 1 日晚上,高达跑去报了案。警方称已经将相关银行卡冻结,但如果诈骗方在银行卡冻结之前就将钱转出,可能也没有太大用处。

他说话声音很低,眼睛中似有血丝。刚开始的几天,他想着那 14 万,觉得“过不下去了”。心里堵得慌,实在没忍住,他给爸爸打了电话,告知自己被骗。爸爸没多说什么,只是劝他,千万要瞒住妈妈和姥姥,“这么多钱,害怕他们受不了”,他说。

4月9日,京东金融对外发布声明,称已经注意到相关诈骗行为,表示将全力配合警方工作,打击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帮助用户尽最大可能追回损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微盟圈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m7.com/a/zixun/121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