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是目前全球排名领先的社交网站,而早在他成立之前,美国社交网络的老大是MySpace。
后起之秀如何突围而出?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MySpace公司运营的主要指标是“注册用户数”,而Facebook在成立早期就把“月活跃用户数”作为对外汇报和内部运营的主要指标。
谁都不敢相信,不同核心指标的设定居然能对公司整体的运营发展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北极星指标的价值。
什么是北极星指标
北极星指标(North Star Metric),也叫作第一关键指标(One Metric That Matters)。是指在产品的当前阶段与业务、战略相关的绝对核心指标,一旦确立就像北极星一样闪耀在空中,指引团队向同一个方向迈进来提升这一指标。
比如,便利店的北极星指标是日商。在疫情期间,一方面实体门店客流骤减、线下零售经营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部分连锁便利店通过布局生鲜业务获得短期增长。由此可见,通过优化商品组合提高客单价,提供瓜果蔬菜和米面粮油等生鲜食材,传达有温度的社区型服务才有可能提升营业额。
企业和部门在确定自己的北极星指标之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属性去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是可以明确衡量的指标。 比如注册数、成交量、复购率等。
是可以体现产品价值与客户价值的指标, 可理解的。 比如用户活跃度、app类产品的使用时长、微信公众号的有阅读行为的粉丝数量、zoom的月度开会会议次数等。
是营收的先导指标。 能够指导行动决策的,比如某家店的爆款衣服,针对爆款去做营销退关和关联商品搭配,直接影响营业额。
再者,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的北极星指标。例如餐饮行业会把食品质量、翻台率作为核心KPI,连锁零售便利店会关注销量、毛利率等。以这些核心KPI作为导向,可以在实际中指导公司OKR的构建与落实。
零售企业如何制定北极星指标
回归到零售行业,疫情期间确实受到了影响,但从长期来看,需求总量终究不会受到影响。着眼于当下,零售企业如何来找准各个细分行业的北极星指标呢?
总结一点就是,对总目标进行层层拆解,把细分目标变成个人或部门行动化的建议去执行。 通过把每一个细分指标做到极致之后,不是会产生10x爆炸式增长,而是持续产生10x-1000x的增长机会。
以某一连锁便利店为例,CEO基于公司现阶段发展状况,把“经营利润”作为今年的北极星指标。
可以看到利润主要受毛利润与成本影响,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概括来说就是降本提效。因为是连锁便利店,毛利润可以进一步拆解成门店数量、单店利润,单店利润又和均店销售额和毛利率有关。再进一步落地到实际可以行动的方向,比如通过缩短新门店盈利周期可以提升均店销售额。
想要整体提升经营利润,需要焕发出每个最细颗粒度因子的活力,这些最细颗粒度的因子相当于每个小的输入参数。 统计公司各个小指标的阈值,再统计出行业上对应指标的阈值,这样你的经营利润至少能够达到行业标准。
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某公司采购了数据化的软件系统,能够减少人力投入成本和管理成本,这样在成本这一栏就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总结来说,北极星指标的确定分为:建立指标、指标拆解、提升各个影响因子这三步。
不同阶段北极星指标会有怎样的演变
当然,在不同阶段,北极星指标也会有所变化,还是要基于现阶段商业目标和能够带来的用户价值是什么去制定。
例如企业已经度过了“活下来”的危机时刻,下一步想要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这时候更加会关注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和忠诚度。此时北极星指标就不是“利润”,而是“会员复购率”等其他相关指标了。
不管是企业经营、部门建设还是个人规划,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以通过制定北极星指标来确定阶段性的方向,帮助自己有效分解最终达到预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微盟圈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m7.com/a/zixun/12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