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8 月份,我们开启新栏目——“每日爆文”,旨在和大家一起关注行业生态,发现优质内容。截至上周五,爆文盘点栏目已经满 100 期。
爆文的出现虽具有偶然性,深挖下去却会发现是有迹可循。在拥挤的赛道中这些文章是如何脱颖而出?其背后又有哪些可复制的爆款方法论?果酱妹分析它们写下以下这份观察。
热点追踪永不过时
无论是公众号成立之初,还是如今,热点事件都是10W+文章最常见的话题。
香港事件、网易裁员、中美贸易战…去年这些社会事件背后均诞生不少点赞上万的文章。在 100 期的爆文中,和香港事件有关的有 13 篇,比如“我是k董”发布的《百鬼乱港图鉴》在朋友圈刷屏,实现“百万阅读破万赞”,该账号平时阅读量在一万左右。
这篇文章的聪明之处在于将条漫形式和香港话题结合起来,从“乱港分子”角度出发,另辟蹊径,配上独特的打油诗文案,引发读者的共鸣。
此外,在公众号领域蛰伏 4 年的“缓缓说”更是凭借《香港问题的来龙去脉》一文实现全面爆发。据作者透露,该文使其迅速吸粉 45 万,阅读数、在看数双10W+,创造了一个现象级数据。
除了社会事件,热点话题也可带来不少阅读量。去年,ZAO换脸事件APP话题就曾带出多篇小号爆款,例如“智东西”的《ZAO换脸APP刷屏真相:陌陌打造,技术曾经被用于情色视频》、“量子位”的《AI换脸ZAO一晚,成本烧掉几百万》、“毒少”的《那款ZAO换脸App的吃相太恶心了吧》等。
同时,节日也是新媒体人必追热点。去年记者节期间,四川日报发布的刷屏文章《吐血巨制!记者专用表情包来了!!》用表情包的形式记录了记者的日常。文章收获10W+阅读,是日常阅读数的的 10 倍左右,在看数近万。
和其他只是单纯记录记者工作的文章相比,这篇文章采取了表情包的形式,加上真实而幽默的自我调侃,使其在同主题文章中脱颖而出,收获不少读者好评。
关于追热点,一方面是多关注各类热门榜单,比如微博热榜、知乎热榜、百度风云榜等;另一方面,也要多关注行业资讯类媒体,例如新媒体行业就可以关注 36 氪、虎嗅等行业资讯媒体。
而“我是K董”以及《四川日报》的成功都给我们一个提示,在追热点的同时,也要思考创新,新颖的表达方式融入作者的思考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喜爱。
值得注意的是,追热点对新媒体人而言是机遇和风险并存。不少公众号追热点时面临着删文或封号的风险,大家需引以为鉴。
条漫爆款占据半壁江山
在过去的 2019 年,条漫以绝对优势迅速崛起,果酱妹回顾过去的 100 期爆文盘点,条漫文章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其中又属地域条漫及脑洞条漫表现最为出色。
1、地域条漫
在 2019 年涌现的爆文方阵里面,地域题材的条漫绝对是阵容最强大的一连。纵观去年的爆款地域条漫,选题范围由原本扎堆一线城市逐渐向中小城市下沉,一切各具特色的城市都逃不出插画师和文案的“魔爪”。
最开始刷屏朋友圈的一二线城市条漫:
• “有趣青年”的《我曾经以为,广州和北上深一样》 阅读量10W+,在看8.9W;• “深圳微时光”的《深圳人:只想搞钱,无心恋爱》,阅读量10W+,在看数8534;
• “网易哒哒”的《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浙江人!》网易哒哒 10W+,在看1.3W;
• “长图汽车站”的《重庆根本不是网红图鉴》, 阅读量10W+,在看3601。……
缩小辐射范围,瞄准“土著”用户,利用地域条漫天然的吸引力法则狙击用户喜好:
• “晚安少年”的《没有一个潮汕人不想回家》,阅读量10W+,在看数2.6W;
• “摘腿毛”的《江门,一个没有存在感的城市???》,阅读量10W+,在看数6628;
• “开封中心书城服务号”的《真是的,在开封生活生活有什么好的?》阅读量6.5W,在看数512。
地域条漫题材的可挖掘性让创作者们开始关注局部内容的细化,原作为大篇幅地域选题一部分的内容被单拎出来深究,被忽略的细节得到放大化,在情绪的渲染上也变得更为直接。
如“只托不管所”的《那个穿拖鞋的广东人,我们做朋友吧!》,对准广东人的人文风俗进行调侃,平时阅读量在 900 徘徊的头条文章冲到了5.1W+,在看数达391。
而 “GQ实验室”针对北京"儿话音"的短漫画《北京人已被气疯》也因为对该地域方言的到位解释,引来了不少北京土著“现身说法”,在看数突破1.6W+。
在地域条漫“内容武器”里,对比调侃也是爆款常用的玩法,不同地方呈现的效果反差,成为吸引用户的一大亮点。
曾经刷屏上海IT圈的“Python爱好者社区”的《真实的上海IT圈:张江男vs漕河泾男》将上海两个著名科技园区的IT男日常进行对比,过于真实的描绘使得平时阅读只有6K~10K的公众号获得10W,在看数接近2K。
类似的爆款还有“深圳微时光”的《妈妈只有两种:广东人的和别人的》和“瓜鹅子”的《我想有个内蒙古朋友》等。
此外,在地域题材里,与条漫有异曲同工之处的纪实类长图也是爆文频出的形式,“星球研究所”在去年 7 月份推出的《什么是武汉?》长图条文累积阅读量1000W+,涨粉15W,在传播时机及优质内容的双重加持下实现爆发。
真实、接地气是地域条漫制胜关键,其优于其他类型文章的地方是其具有天然的共情力,地方居民习以为常的生活状况跃然纸上,注意力被吸引的用户容易对其产生共鸣,并通过其表达自身想法,从而更愿意转发分享。
2、脑洞条漫
除了引入共鸣的地域题材,充满想象力的“脑洞条漫”也深受读者喜爱。
其中“十点读书”打造的“文化朋友圈”系列最为明显,脑洞大开,根据各个朝代或文化圈的特点想象身处该时代的人们会如何发朋友圈,颇具开创性的玩法引得用户一致好评。《假如民国也有朋友圈》一文在看数更是高达8.9W,后续推出的《假如大唐也有朋友圈……》、《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在看数也均在2W左右。
在大开脑洞的战队里,“朋友圈”是不少创作者爱用的话题素材,在这个熟人社交圈里发生的许多现象是创作者的素材,同时具有普适性,阅读门槛较低,引起共鸣。
比如,“乐活Bang”的《朋友圈女子职业图鉴1.0》一文以朋友圈动态的形式,盘点了各式女孩的朋友圈文案并以此划分职业,内容与女生的日常较为贴近吻合,引起读者共鸣和探讨,文章阅读量10W+,在看数1837,该号以往阅读量平均1W左右。
又如,“GQ实验室”推出的《朋友圈环游世界总结报告》以朋友圈的形式总结了国内游客旅行的趋势, 阅读10W+,在看破万。
条漫阅读成本低,图文并茂,和其他长文章相比优势十分明显,再加上形式新颖,吸引读者眼球,所以在去年一年出现许多条漫爆文也不足为奇。
不过在去年年末的时候,由于大量同质内容的出现,用户出现审美疲劳,条漫已经逐渐示微,这股热度究竟还能持续多久,我们只能再静观其变。
观点犀利是制胜法宝
在过去一年中,小号的生存越来越难,然而依旧有不少小号文章凭借新颖而犀利的观点脱颖而出,成为账号爆款。
比如“局外人看电影”发布的《草》一文,记录了作者对纪录片《差馆》的观后感,文章阅读数10w+,在看数1.5W,而该账号平时阅读量在2w左右。
而“我是Dr小鱼”《深圳中考有多难?要成绩好,要体育好,还要你的妈妈有空闲》一文,作者站在一个妈妈的角度,调侃深圳初中生上重点高中的不易,甚至连家长也是“任务繁重”,引起广大家长共鸣,也成为了小号爆款,阅读量10w+。
显然,观点犀利而有深度的文章容易引发读者思考和议论,更容易成为大家交谈讨论的话题,传播也更加广泛。
爆文的诞生意义远远不局限于数据上的可观,更重要的是其后续带来的蝴蝶效应。一篇爆文最直接的表现是带动账号整体阅读量,紧随而来的也可能是一波庞大的涨粉浪潮。
据果酱妹观察,像资讯类型的10W+文章一般只能涨1-2K左右,带有强烈情绪引导的往往涨粉更多。此外,叙事风格鲜明的文章也爆发力十足,如去年的公众号爆款“卢克文工作室”,推出的《文在寅的复仇(韩国政坛大戏)》一文一夜吸粉20W,从此走上了篇均10W+的道路。
著
爆文的连带效应,有时候不单止在公众号圈发酵,当10W+的文章演变升级为网络话题,公众号主体也可能随之成为热点中心。如“丁香医生”在 2018 年发布《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一文后,因揭露了“权健帝国”事件引起巨大的社会关注。还有去年《祝中国女孩早日穿衣自由》一文刷屏社交圈后,一度成为话题中心的“ 3 号厅检票员工”因过于热烈的舆论声音而短暂停更。
带有情绪引导的10W+文章容易引爆公众号数据,也能加快网络舆论场的点燃。这把火也将由爆款文章“烧”到公众号自己身上,有好有坏。
新媒体行业瞬息万变,写过爆文的人,最怕的是“有过一篇10W+后,又回到了每天阅读不上千的状态”。因此,运营者在做出10W+爆文后,除了在内容上持续发力,也要保持和用户良性互动,加强用户黏性,才能更好的维持阅读量。
以上便是果酱妹对 100 期爆文观察所得。在做这 100 期爆文盘点中,果酱妹深感爆文的出现频率和热度和前几年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每隔一段时间,还是有不少小惊喜出现。
方法也许可以模仿,但每次看似简单的套路背后可能是运营者日积月累的思考和长期不懈的付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微盟圈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m7.com/a/zixun/7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