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奇葩说》第六季的总决赛了, BB King 也马上就要揭晓,想必很多小伙伴早就心里有数了。
第 6 季播出以来,《奇葩说》每一期辩题出来,都会引起热议。昨天,最新一期的《奇葩说》刚播出不久,相关话题就登上了热搜。
辩手们在场上的发言逻辑缜密,或搞笑,或催人泪下;观众们在场下,或哈哈大笑,或感动哭得稀里哗啦。
虽然总有人说,《奇葩说》没有以前好看了。但也总有一些人会一期不落地追着,比如我。
我看《奇葩说》的理由很简单,想从辩手们的表达中学习一些写作技巧。
去年,在奇葩说第五季播出的时候,我们从中总结出了一些写作技巧
《大型互怼节目《奇葩说》,除了“撕逼”还有啥?》,很多小伙伴看过之后表示受益匪浅。
今年,我们在去年的版本上做了升级,又总结出了 9 大写作(表达)技巧,希望小伙伴们看过之后会有新的启发。
换位思考避免自嗨,巧用比喻通俗易懂
写文章有个前提:避免自嗨,通俗易懂。如果这个基本前提做不好,你就很难让用户看完你的文章。
具体该怎么做呢?
先说如何避免自嗨。写文章时先想象你前面有个人,你正在和他分享你的观点和见闻。写完之后再尝试换位思考,通篇读下来想一想“如果别人和你分享这些内容你能听懂吗”。
《奇葩说》的人气选手冉高鸣,就特别擅长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思考。
比如有一期辩题是#我喜欢穿热裤出门但男友阻止,我要改吗#,这是一场特别观众赛,观众里有 50 个女生,50 个男生,每个人的立场都比较坚定,女生几乎都选择不改,而男生压倒性地认为要改。
冉高鸣作为反方(不要改),是怎么做的呢?
他先是站在女生的视角,说出了女生的心里话,并细致入微地讲述了女生为了穿热裤在保持身材上所付出的努力:
整整一个冬天,老娘米面不吃,扛着饿,一个春天,老娘跑步健身,扛着累……
然后又和他的目标用户——男生群体对话,表达出了女生的不容易,并指出很多男生是不了解女孩子的。
他不了解你为什么那么喜欢穿热裤,他不了解女生化妆之前为什么遮住了自己的黑眼圈,画完了之后,又把眼圈画黑了……
他的这番话不仅说出了女生们的心声,还给男生们科普了女生的一些“迷惑”行为,加上他“妇女之友”般的表述,立马打动了男女双方观众。果然,在他讲完之后就拉来了 48 票。
再说如何做到让内容更加通俗易懂。答案是多用比喻,巧用比喻。
薛兆丰教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讨论#生二胎必须经过老大同意吗#这一辩题的时候,他提到了 3 个经济学术语——零和游戏、负和游戏和正和游戏。
对于不了解经济学的用户,听到这 3 个概念会一脸懵逼。薛教授是怎么解释的呢?他做了一个简单的比喻,用所有人都能听懂的话来做科普:
一个篮球给了弟弟,哥哥就没得玩了,弟弟的所得恰好等于哥哥的所失,这叫零和游戏;
弟弟和哥哥两个人争这个球,打得头破血流,球没有增加还流了血,这叫负和游戏;
弟弟和哥哥一起玩球,玩得很开心,他们都觉得比自己一个人玩还开心,这叫正和游戏。
本来让外行人摸不着头脑的概念,被他解释得十分生活化。也难怪薛教授被罗振宇盛赞为“为数不多的真的能把话说明白的经济学家。”
回到我们自身,在写作时要怎么表达能让用户更容易理解呢?
比如我们在解释“军备竞赛”的时候,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理论,我们是这样解释的:
“军备竞赛”指的就是为了防止对方采取措施,自己没有采取措施从而造成损失,于是自己也会采取措施,最后往往导致过度竞争。比如说演唱会上观众为了看得更清楚站起来,最后的结局是所有人都站起来……
所以我们在解释专业术语或者概念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日常案例和比喻来解释,只有这样用户才能听懂你讲的内容。
下次写文章的时候,试着想象屏幕前有人,而你在用通俗的文字和他交流吧。
活用数据阐述概念,引用数据论证观点
换位思考、通俗易懂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前提。如何让用户理解并信服你表达的内容,认为你说的有道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帮助用户理解,并找证据证明你的观点。
帮助用户理解,可以灵活运用数据来打比方举例子。同时,权威数据也是证明你观点的强有力证据。
举个简单例子,比如陈铭参与那期 #毕业后过得很拮据,父母愿意让我‘啃老’,该‘啃’吗#的辩题讨论时,就是先用数据解释了什么是拮据,目的就是为了帮助用户快速感知到“拮据”这个概念。
他是这样说的:
2018 届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是 4624 元,而北京平均的房租是 3300 元,深圳 2800,上海 2700 多。假设一个毕业的学生当他选择要去北京工作的时候,我们就拿平均值衡量,他的一个月生活费是 1300 块,1300 块在北京生活,这就是拮据。
00 后大学生平均生活费是 2049 元,毕业之后你只剩 1300,可是你要维持大学在读的生活水准 2000,已经欠 700 了。我们其他什么都没算,租一套房,吃喝,日常用度,根本不够。
看到没有,满屏的数据。陈铭先是用这些数据给用户解释了什么叫做“拮据”,然后得出结论:拮据是刚毕业这个阶段的常态,而面临拮据通常有两条路,一条是找家长帮衬,另一条是网贷。
为了论证“找父母帮忙”更加靠谱的观点,陈铭紧接着又列举了一组描述 90 后网贷乱象的数据:
90 后贷款人群 47.2% 产生了逾期,逾期十次以上的人已经达到 4%。90 后有 64% 的人在4 个平台上有贷款,意思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这些数据让陈铭的观点更加令人信服,他讲完后就涨了 8 票(我也是在用数据论证我的观点)。
所以,在论证观点的时候,可以用数据让我们的观点有理有据。在写文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怎么用呢?
比如我们在写年度十大网红盘点的时候,是这样描述在海外爆红的李子柒:
她在 YouTube 坐拥 800 多万粉丝(现在还在疯涨),粉丝量一度超过 BBC、CNN 等知名媒体。
说她出圈用户没办法感知,你要说她在国外平台的粉丝量,比国外头部媒体粉丝还多,用户才会觉得李子柒牛逼。
灵活运用数据可以让你的观点更加有理有据,这个数据可以是权威行业分析报告里的,也可以是百度指数或者微信指数等。
热门影视寻找素材,引经据典辅证观点
除了引用数据之外,通过讲述热门影视中的经典情节来辅证观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奇葩说》的辩手们就很喜欢用这个方法。
比如肖骁在讨论#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这一辩题时,他先是亮出观点“我们不应该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为我们所做出的牺牲。”
紧接着他提到《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女主的妈妈离家出走的情节,女主带着爸爸去巴黎找她时说了句“妈妈我好想你”,结果妈妈说了句“我也想我自己”。
这句意味深长的台词侧面说明,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当作人生的全部,应该要有自我,巧妙地论证了他的观点。
再比如陈凌岳在讨论辩题#临死前你是否会选择冷冻自己送到 100 年之后#时, 作为反方,他认为如果冷冻自己,那么苏醒的时候不一定能够适应当时的社会,紧接着他引用了非常经典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他提到电影里面那个坐了 70 年监狱的老头,在出狱之后当了一名售货员,可是他的所作所为都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因为他与这个世界脱离太久了。
70 年尚且如此,更别提 100 年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了,这个经典的电影情节很好地辅证了他的观点。
所以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从影视作品中寻找选题或者作为论证观点的素材。比如我们在写《快手网红:东北经济“新支柱”?》一文时,就通过提及影视剧《闯关东》来说明东北网红讲义气、豪爽奔放的性格特征。
如何搜集影视素材呢?比如我们平时看完一部剧或者一部电影的时候,可以将里面的经典部分记录下来,作为日后写作的素材库。
真实案例打动用户,无需修饰合理助攻
比起影视作品,有时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真实案例会显得更加有说服力。如果只有观点,没有例子的话,是很难打动用户的,所以在表达的时候,也可以举一些贴切的真实例子来阐述你的观点。
比如詹青云在讨论辩题#该不该给做好事的人发红包#时,她先是抛出了不应该发红包的观点:人是有超越物质的追求的,一个好人真正得到的快乐,不同于拿钱的快乐。
紧接着她举了“感动中国人物”白方礼老人的例子,这位享年 92 岁的老人蹬了十九年的三轮车,攒了三十五万块钱,资助了三百个贫困生。
这个老人的例子充分地说明了有些人做好事是不计较回报的,他们把帮助别人当作是平凡生活里的英雄梦想,给他们发红包的做法太过世俗,很好地论证了她之前所提出的观点。
再比如程璐在讨论辩题 #对事不对人真的 OK 吗#时,他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谷歌在设计一款无人汽车的时候,它有一个设计,就是必须要撞两个人的时候,它要选择戴头盔的那个人去撞,因为那个人受伤的概率可能小一些。
戴头盔的人明明是想更安全些,结果反而被撞了。这个设计就是对事不对人,但是这样做真的 OK 吗?人毕竟不是机器,人不应该只有理性。程璐举的这个例子就很好地论证了他的观点。
准确而具体的例子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记住,一个观点至少配上一个合适的案例。
比如我们在写《停更“双微一抖”?疯了吗!》时提出企业做新媒体要有升级迭代的思维,为了让用户更好地理解这个观点,我们用丁香医生的抖音号来举了例子。
丁香医生从 0 到每个视频获赞上万就经历了大量的失败尝试,缝猪蹄、打结、怎么使用创口贴、怎么喝酸奶不用舔酸奶盖等。
经历了反复失败和实验后,最后丁香医生终于找到可复制的模式:以脱口秀的形式、加上标志性动作来做健康科普。
多讲故事吸引用户,生动形象讲述道理
案例固然可以增加说服力,但比起听案例,人们往往更喜欢听故事(尤其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也更容易帮助用户集中注意力。
在辩论或者写作的时候,如果能够讲好一个故事,往往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比如在讨论毕业拮据是否要啃老这个问题时,冉高鸣提到他曾经也认为经济独立很重要,要靠自己而不是靠父母,但他后来发现自己错了。
随后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为了挣钱,大学的时候他在朝阳公园喷火,喷一次赚 80 ,一个暑假挣了 4000。
他还在动物园里驯过兽,在众目睽睽下和海狮接吻,当妈妈去看他表演的时候因为心疼自己的儿子,哭得泪流满面。而他之所以没有像新闻系的同学一样去电视台实习,是因为实习记者没有钱。
在风轻云淡地讲述完自己喷火和驯兽的经历之后,他感慨道为了所谓的自尊硬着头皮不啃老,以为只是吃了一点苦,但其实是牺牲了成长期的时间和精力,没有获得有意义的成长。
尽管他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很淡定并且带一点诙谐,但是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让人觉得既心酸又好笑。
除了讲自己的故事之外,也可以讲别人的故事。
比如席瑞在辩题#爱人离开人世,是否要把他的记忆交给 AI #时,作为正方,他认为科技的目的是让我们活得不用这么坚强,并讲到了他一个叔叔的故事。
叔叔养了一只鹦鹉,那只鹦鹉很聪明,学会了很多他和老伴之间的对话。后来老伴去世之后,他每天都和鹦鹉说话。但后来有一天鹦鹉也走了,叔叔哭得声嘶力竭。
旁人不能理解他为什么比妻子离世的时候还伤心,但其实是因为叔叔把对妻子的思念寄托在了那只鹦鹉上,他每天都和鹦鹉说话来寄托哀思。
讲完这个故事之后,他指出回忆是很难被留住的,因为鹦鹉会死去,照片会泛黄,随后他提到希望有一个 AI 能够留下叔叔老伴的记忆,让他不用那么悲伤。这个故事恰如其分地论证了他之前的观点。
故事通常更加具有吸引力,好的故事可以让听众或读者更容易聚精会神地接收你传达的信息,并且被触动。就好像你看完无数句劝你要上进努力的名言警句可能都没感觉,但看完一个励志故事,可能会就受到激励。
很多道理都需要借助故事来表达,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表达者,需要讲好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自己的故事,身边人的故事,也可以是听说的故事。
巧妙塑造具象场景,身临其境触景生情
除了讲故事之外,塑造具象化的场景也是引起大家共鸣的一个妙计。文章写得好、辩论打得好的人通常都非常擅长塑造一个具象的场景,让用户仿佛身临其境。
举个例子,詹青云在讨论辩题#伴侣在大城市找到很好的工作,我要不要放下一切跟TA去#时,谈到了因为她出国留学而分开的伴侣。
她先是感慨了一句:
我什么时候感觉到非常地遗憾,我们为什么没有彼此妥协一点,去更努力地在一起呢?
随后她提到了 3 个她在美国留学时的生活场景:
不是我在美国学习压力很大,但是没有时间哭的时候;
不是要一个人学着修马桶和装家具的时候;
也不是在大街上被抢劫心里害怕的要命,但是跟警察做笔录却拼命想着要怎么跟老板请假的时候。
这些场景的刻画让观众很容易在脑海里浮现出她在国外坚强独立的样子,让人感到心疼。更催泪的是她接下来描述的另一个场景:
可是有一天,我从超市买了东西提着塑料袋……
没有刻意煽情,只是将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场景简单地描述出来,就能让康永老师哭得不能自已,也让观众们十分动容,仿佛想起了自己曾经错过的恋人,仿佛那个提着超市塑料袋、走在秋日的街道上、看着满天落叶的那个人就是自己。
场景打造法有利于让用户产生画面感,增强感知。比如李佳琦在带货的时候经常会说一些类似“适合结婚走红毯用”、“失恋的时候涂可以获得新生”等场景。
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进行一些场景化塑造,调动用户的感官——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在用户的脑海中形成画面。
比如我们之前写橙子的文案时,是这样描述它的汁水很多的:
你只需要把橙子放在手心揉一揉,在上面挖个小口,再把吸管往里面一插,就可以直接喝了,你还可以直接挖着吃,跟吃果冻一样。
读完这段话是不是很有画面感?对,这就是场景的力量。
尝试寻找独特角度,另辟蹊径出人意料
不管是说话还是写文章,独特的视角都会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没有人会喜欢千篇一律的内容,听到被用烂了的梗也不会觉得新鲜。
因为你提供的信息已经在受众的认知范围之内,或者说他在别的地方已经了解过了,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
在《奇葩说》的舞台上,有些辩手的发言也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颜如晶。
如晶宝贝在讨论辩题#读心术胶囊,你要吃吗#时,没有将思维局限在是否要吃上,而是另辟蹊径地提出:千万不要吃,而应该拿去卖。
在讲完这个搞笑的论点之后,她还一本正经地提出了两个理由:一方面,自己吃效益太低,而卖给最需要的人不仅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自己也能变得富有。
另一方面:读心没有真正有意义,因为你满足了人的心意,这时候人真正想要的,是他想不到的东西。比如观众最想听的论点是那些他们没想到的论点,大家最喜欢的电影结局是意想不到的结局。
所以,在说话的时候,如果能有让人出乎意料的地方,那一定会让人印象深刻,拍手叫绝。
写文章也是如此,要想文章不被忽略或泯然众人矣,就需要寻找特别的角度,尤其是追热点的时候,一定要追出“差异化”。
比如之前《都挺好》热播的时候,我们没有将关注点放在剧情上,而是转换思路盘点和总结了美妆、房产等各领域的公众号蹭热点的切入点,写出了一篇《<都挺好>,热点蹭得都挺好!》。
这篇文章算是追热点比较晚的了,但它的阅读量等数据却很可观。
所以,写别人写过的选题的时候,如果能够做到角度独特,实现“差异化”,是很加分的。
升华主旨拔高立意,引起用户强烈共鸣
升华主旨和找独特的角度一样,操作起来可能会有点难度,但是如果做好了,效果会十分显著。
说到升华主旨,拔高立意,最喜欢这样做的辩手非黄执中莫属了。
比如黄执中在讨论#美术馆着火救画还是救猫#时,他先是抛出观点——同理心范围的大小跟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高低有很大关系。
随后他提到在学校教语文的朋友告诉他的一件事:
在教小朋友们那篇著名的课文《背影》时,讲到那段因为父亲比较胖,弯下腰去捡橘子时十分费劲的时候全班好多同学哈哈大笑说“胖子捡橘子” 。
执中欧巴的朋友一开始很错愕,但后来反应过来,不是这些小孩子冷血,是因为他们太年轻了,对世界的认识有限,没有办法理解到那一段情节所体现的伤感。
到这还算是平铺直叙地讲述和论证观点,但紧接着黄执中亮出了他的杀手锏,将救画还是救猫的问题上升为能否听到远方的哭声的问题,也就是同理心范围够不够宽广的问题。
在他看来,之所以有人选择救猫是因为无法感受到画的价值,认知层次还不够高,听不到远方的哭声。
值得一提的是,这句话一出来,康永老师忍不住“哇”了一声,并且在后期采访的时候表示黄执中说的那五个字(遥远的哭声)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尽管后来这个略显文艺的说法被李诞戏谑地拆解和否定为其实是“想象的哭声”,但不得不说黄执中将整场辩论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让人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写文章的时候升华主旨也是很好的一个策略,尤其在文章的结尾,如果能够强化一下文章的主题,将文章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会使文章在有观点的同时兼具感性,引起读者的共鸣。
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丹尼尔·卡纳曼提出峰终定律这个理论。意思是说:人的大脑在经历过某个事件之后,能记住的只有“峰”(高潮)和“终”(结束)时的体验。
对于写文章上来说,用户在看完一篇文章之后,能记住的通常是内容中最精彩的部分和结尾部分。所以说文章的结尾同样需要细心去打磨,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强化主题,升华主旨。
提炼金句增强记忆,加深印象促进分享
金句通常指的是那种短小精炼,朗朗上口,带给人启发,引人共鸣和深思的句子。
金句可以增加用户记忆点。比如傅首尔在讨论辩题#生二胎该不该经过老大同意#时,就金句频出,有的逗趣搞笑,有的充满深意。
当一个孩子手里有一百颗糖,他怎么会介意分享?
当他手里只有两颗糖,你又凭什么要求他大方?
这个金句不仅让人印象深刻,而且很好地传达了她的观点,即只有经过老大的同意他才会配合照顾二胎而不是搞破坏,要通过和老大商量来“发糖”和表达爱,补偿老大的安全感,做父母的应该要提醒自己一碗水端平。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金句也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它不仅能够高度凝练文章的核心立意,而且能够加深用户对文章的印象。
此外,金句的设计如果放在结尾的话还有一个好处,比如读者看了你的文章觉得写得很好,忍不住要分享出去,这时他可以直接把金句当做分享文案,这样一来用户转发成本变低,他们也更愿意转发。
如果不知道如何写金句的话,可以建立一个金句库,从电影书籍中积累一些金句,为后续的写作积累素材。平常时间充裕的时候也可以多分析和归纳金句的规律并进行模仿和改写。
比如我们在年终聚会的时候对分享嘉宾们提了一个小要求,就是在分享内容里尽量设置一个金句,让用户们印象深刻。淘宝直播负责人@赵圆圆 的金句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运营”,没错,就是改写的马爸爸的那句名言。
结语
这样看来,《奇葩说》不仅是一档现象级的综艺,也是一个堪称完美的写作教材。如果你把这些技巧吃透了,你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能再上一个台阶。
1)文章要避免自说自话,做到通俗易懂,换位思考。写作时,想象读者就在屏幕前面。
2)在阐述概念和论证观点的时候,可以引用数据,让你的观点有理有据。
3)讲述经典的影视剧的情节来辅证你的观点,平时可以多积累一些相关素材。
4)用一些真实案例来举例子,每个观点至少配上一个合适的案例。
5)多讲故事引起读者共鸣,可以是自己的故事,身边人的故事,也可以是听说的故事。
6)塑造一些具象化或者生活化的场景,让读者身临其境。
7)寻找独特的角度,做到另辟蹊径和出人意料,尤其是在追热点的时候。
8)在结尾处升华主旨,提升立意,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思考。
9)文章要尽可能设置金句,加深读者印象,降低转发成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微盟圈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m7.com/a/zixun/7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