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科技互联网公司中,无论是BAT和TMD都流传着很多传说。很多人通过不同视角剖析大厂内部,而自然更敏感的实习生群体,对大厂的观察和体验也更有趣。他们经历层层选拔,为公司带来了新鲜而热情的血液。透过他们的眼睛,互联网大厂世界原来也如此多彩。
这次,Tech星球与来自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小米的实习生聊了聊。固然个体不足以完全代表整体,但通过他们几个月的工作生活,还是能见微知著,发现不同企业的福利待遇、工作氛围、文化价值观不尽相同。
诸如,如今字节跳动处于急速扩张期,实习生路上席地写代码;市值缩水的百度有些焦虑,福利掉队技术不掉队;小米年轻敢用新人,实习生给1亿像素手机起配色名;阿里门槛高“风俗多”,实习生也要6轮口试才进职;腾讯微信大更新次数少,员工慢工出细活。
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
“我在地铁站席地而坐写代码”
小张 字节跳动算法实习生
广州TIT创意园的微信吉祥物“气泡狗”
思辨和温顺,是我在微信实习的两个关键词。思辨体现在这段实习期间,启发了我对用户侧需求分析的认知,温顺体现在微信本身的特性、工作节奏和人文关怀上。
由于微信的风格是克制,今年只更新了3次大版本,不会为上线新功能而频繁打搅用户。
因此,我们的工作风格不会特别紧迫,忙但是不高压,没有完不成就走人的事情。我来的第一周预备工作相关的杂事,和同事们讨论业务,直到第二周才正式接触工作内收留。而之前在滴滴的时候,由于有很强的业务需求,所以一上来就会接手很多工作。我们工作5天,工作时间比较弹性,上午10点至晚上9点,没事的时候下午才过往。
张小龙曾说过:“微信旨在为生活进步效率,而非争夺用户的停留时长”。和头条等精准推荐的产品不一样,微信对于用户体验的追求更人文,偏向于主观感受、方法论,而不是数据、指标导向,我们可以更纯粹地思考用户需求。
这也是我在实习期间最大的收获,对于产品的需求分析、理解更加深刻,尤其是用户侧体验的东西。
实习期间,很多事情可以体现这一文化。由于即便微信2、3级进口,访问量也在上千万级别,所以一些边边角角的功能,也显得特别重要。
我在实习时做过一个小优化:之前用户在文件浏览的时候,过了一段时间忘记保存,文件经常就缓存过期。后来我们根据文件的大小,智能延长文件的保存时间。我还和小伙伴一起做了一些其他新功能,但是现在还没上线。
微信是腾讯的核心事业群,然而他们招实习生并不一定是忙不过来,而是follow一下校招计划,所以实习生的成长和导师更加相关。假如导师不经常派任务,你可能会正常时间点就放工,然后时而会和大家一起玩狼人杀。但我实习时,会做相对独立的策划,跟进产品的优化,有次由于工作上的困惑,隔壁组的组长还和我聊了2小时。
我们工作的氛围自由、灵活。开会的频次不高,从办公室的数目就可以看出来。微信一共有接近3000人,但1楼只有4个会议室,一共4楼,每间会议室收留纳十几个人。有工作需求的时候,一般就是3、4个同事往茶水间讨论。最开心的一点,是不要求写日报、周报。
除了工作,我还在微信体验了很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同事们在食堂一起吃饭时聊八卦,参加内部游戏产品的内测,工作在口试委员约技术总监聊新人的困惑……
网传微信员工都是“金领”,实际上很多也没有那么高。固然在微信有留用机会,但由于城市、薪酬等原因,我现在跳槽到了杭州大厂,预备开启忙碌的正式职场生涯。
逐日话题:
你在互联网大厂实习或工作过吗?有哪些特别的感受和体会?读了以上故事,你对哪家互联网大厂的感慨最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微盟圈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m7.com/a/ziyuan/11475.html